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季高发!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应对发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季高发!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应对发热?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15467640424867890291?isBlurredPicture=0
2.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accidental-hypothermia-in-adults-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evaluation
3.
https://www.pumch.cn/detail/36087.html
4.
https://www.sandu.gov.cn/zxfw/bmlqfw/ylws/jyzn/202410/t20241016_85944679.html
5.
https://www.rsonline.cn/web/content/discovery/ideas-and-advice/digital-thermometers-guide
6.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first-aid/first-aid-fever/basics/art-20056685
7.
https://www.jd.com/pccontent/283731
8.
http://www.borenhospital.com/News/Articles/Index/529
9.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878369
10.
https://cdc.fuzhou.gov.cn/zz/crbkz/crb/202412/t20241203_4935905.htm

随着冬季的到来,感冒和流感等疾病进入高发期,发热成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正确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是及时发现并处理发热的关键步骤。本文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体温计及其使用方法,帮助大家在家中准确监测体温,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医疗措施。同时,我们还会分享一些实用的小贴士,教你如何在发热时保持舒适,增强免疫力,快速恢复健康。

01

体温计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体温计主要有三种: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和红外线体温计。由于红外线体温计价格较高且对使用环境要求严格,家庭中一般选择前两种。

水银体温计

水银体温计是最传统的体温测量工具,虽然操作稍显繁琐,但测量结果准确可靠。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腋测法:这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先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到35°C以下,然后让被测者取平卧或坐位,解开衣扣,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入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夹紧,保持10分钟后取出读数。读数后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 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计,然后将消毒后的体温计头端置于舌下,紧闭口唇,避免用口腔呼吸,保持5分钟后取出读数。此方法结果较为准确,但不适合婴幼儿及神志不清者。

  • 肛测法:主要用于婴幼儿。将肛门体温计的头端涂以润滑剂,被检者取侧卧位露出肛门,将体温计徐徐插入肛门,深度约为体温计长度的一半,测量5分钟后取出读数。此方法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黏膜。

电子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使用方便,读数清晰,是家庭常用的体温测量工具。使用方法与水银体温计类似,但无需甩动,直接使用即可。读数后同样需要用75%酒精擦拭消毒。

02

发热的判断标准

成年人的正常体温范围是36.5°C至37.5°C。当体温超过37.5°C时可视为发热,根据体温高低可分为:

  • 低热:37.5°C - 38.5°C
  • 中度发热:38.5°C - 39.5°C
  • 高热:39.5°C以上
03

发热时的正确应对

科学测量体温

  • 测量前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进食、喝热饮或冷饮
  • 测量时选择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
  • 每次测量时间要准确,不要随意缩短

发热护理要点

  • 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C
  •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 多喝水,补充流失的水分
  • 适当补充营养,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降温方法

  • 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身体,或使用冰袋冷敷额头、颈部、腋下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注意不要用酒精擦身,避免使用冷水或冰水大面积擦身。
  • 药物降温:体温超过38.5°C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洛索洛芬钠片等。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同时服用多种退热药。
04

冬季发热的常见原因与预防

冬季发热多由以下原因引起:

  • 感冒与流感:主要症状包括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发热等。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保持良好通风、避免人群密集场所。
  • 呼吸道感染:如肺炎,症状包括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接受检查和治疗。
  • 心血管疾病:低温可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预防措施包括适量运动、控制饮食、按时服药。

发热是身体对病原体的一种正常反应,但若处理不当或持续高热不退,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掌握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和发热护理知识至关重要。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