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晚:于蕾如何烹制这道“年夜饭”?
2025年春晚:于蕾如何烹制这道“年夜饭”?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以“欢乐吉祥、喜气洋洋”为主基调,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通过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武术、魔术等多元艺术形式,为全球华人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据统计,春晚全媒体接触人次高达168亿,新媒体直播收视创下21.3亿次的历史新高,相关话题阅读量更是达到270亿次,充分展现了其作为年度文化盛宴的影响力。
作为总导演,于蕾在采访中表示:“我们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一理念贯穿整台晚会的创作始终。专家评价指出,今年的春晚“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巧妙结合,数字技术赋能舞台呈现,创新视听传达方式”,为全球受众奉上了一场兼具时代性与时尚感的精彩演出。
在传统艺术的创新演绎方面,多个节目令人印象深刻。例如,舞蹈《过年好》中融入了国家级非遗隆尧招子鼓,表演者每一次有律动地击打鼓面,都让人感受到非遗焕发出的生机活力。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教授萧放评价道:“蛇年总台春晚将诸多非遗元素与文化展演进行创新结合,展示出中华文化的东方美学与大国气韵。”
凤凰传奇演唱的《栋梁》同样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节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舞美完美融合,营造出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有观众表示:“凤凰传奇的《栋梁》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沉浸式体验,仿佛置身于千年古建之中。”
舞蹈《太平有象》则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来自云南省歌舞剧院的演员们,用优美的傣族舞蹈语汇,讲述了一个关于生态保护的动人故事。节目中,生态护林员腊疯和桑南才的现身,更让这个作品充满了真实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首次推出的无障碍转播服务,为视障和听障人士提供了贴心的观演体验。据统计,无障碍转播触达人数达到5897万,体现了春晚作为国家舞台的责任担当。
此外,“竖屏看春晚”的创新模式也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据统计,竖屏直播播放量达5.3亿次,用户人数增长至3亿,同比增长25.3%。这种创新的观看方式,不仅优化了移动端用户的体验,也为传统晚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正如于蕾所说:“春晚这顿年夜饭不好做。”面对观众日益多元的审美需求,如何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始终是春晚团队面临的挑战。但正是这种不断探索的精神,让春晚在40年的历程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凝聚华人情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晚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它不仅是一场文艺演出,更是一个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冷凇所说:“今年总台春晚积极促进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尊重、互鉴与共融,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春节的温暖氛围,进一步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和情感共鸣。”
面对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于蕾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春晚这道“年夜饭”必将越来越香,越来越有滋味,继续陪伴着全球华人度过每一个团圆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