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退休,没想到已去世,《大宅门》11位演员再也见不到了...
以为是退休,没想到已去世,《大宅门》11位演员再也见不到了...
《大宅门》作为一部经典的电视剧,不仅塑造了众多鲜活的角色,更凝聚了一群优秀的演员。然而,在这部作品背后,有11位演员已经离世,他们的精湛演技和敬业精神,成为了这部剧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1年,电视剧《大宅门》在央视首播便创下了收视记录,豆瓣上,近19万人打出9.4的高分,足见其已经步入「必看」的段位。
《大宅门》根据导演郭宝昌自身经历改编,时间横跨清末、民国、抗战、新中国,还原了老字号同仁堂的几经沉浮。
23年过去了,观众对剧中的角色仍然记忆犹新。有些演员已经逐渐淡出,本以为退居幕后或退休养老了,直到看到讣告才发觉他们已离世多年。
常公公
常公公的戏份主要集中在第一部前几集,虽然戏份寥寥,但让人过目不忘。如果把《大宅门》看做同仁堂的发家史,那么常公公就是背后的一大资本力量。凭借在宫中熟络的关系和逢迎的为人,常公公常常被二奶奶讨好。
与传统影视中的太监形象不同,常公公总是面带笑容,一脸温柔。二奶奶送丫鬟送宅子一场戏,这位公公喜笑颜开,轻飘飘的话中自带三分疑窦七分兴奋,可谓把一位“坐稳了的奴才”演绎的淋漓尽致。
常公公的扮演者名叫黄宗洛,曾在多部影视剧中饰演底层角色,最出名的应该是张艺谋导演的《活着》中,扮演了福贵爹一角。
因为总能恰到好处地呈现角色,因此被人称为龙套大师。2011年,黄宗洛因病去世,享年86岁。
香秀娘
张少华也是一位常在生活剧中出演“娘”的演员。尽管涉足影坛已过天命之年,但她还是凭借长相和演技,为自己在娘亲赛道上赢得了不少青睐。
“香秀娘”这个角色,对于张少华而言,其实是开启了巅峰期。多年后,大家对香秀这个角色褒贬不一,争议较大,从原生家庭来看,或许正是受到母亲的精明市侩所影响。
纵观张少华的表演,既真实又鲜活,总能将贫困时期的苦难痕迹释放给观众。被誉为“慈祥妈妈专业户”。
三年前,常年带病工作的她,还是没能挺过病痛的折磨,与世长辞。
大理寺师爷
又是一位戏份寥寥,但一出场就被奉为神级表演的演员:马增寿。在片中,他饰演的大理寺师爷,在朱顺去大理寺自首一场戏中,可谓分寸拿捏精准,表演炉火纯青。
面对深谙官场规则的朱顺,大理寺师爷瞬间胆战心惊、冷汗直流,表情切换之迅速流畅,不可谓不是大师级。
因为在京剧圈过于知名,并将“丑角”演绎的惟妙惟肖,因此马增寿经常在影视剧中客串亮相。马增寿妹妹马增蕙,亦是戏曲界知名人物,凭借单弦绝活将马氏曲艺发扬光大。
2017年,马增寿离世,享年77岁。
胡总管
家族总管的职位,总是不好当。白景琦深受胡总管当家影响,二人之间,既是主仆,也是师徒。
演员张谦长相敦厚,眼神诚挚,因此,他塑造的“胡总管”诠释了忠心二字。也是在他的陪衬下,管家王喜光的嘴脸更让人痛恨。
虽然张谦名气不大,担任的角色也大多都是配角,但他的演技却每每都能“征服”观众。张谦在演艺界不算出名,但称得上是金牌绿叶,每次出场都能让观众记住角色。比如《奋斗》夏春生、03版《天龙八部》萧远山、《水月洞天》韩霸天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大宅门》中白雅萍的饰演者,便是李谦现实中的妻子。两人婚姻美满,生活中以哥哥妹妹相称。不料,哥哥却在2018年丢下了妹妹;而没有见哥哥最后一面,则是妹妹内心永久的伤痛。
白萌堂
杜雨露,国家一级演员。曾因《神医喜来乐》“王太医”一角,为全国观众所熟知。而看当年白萌堂这个角色,也是整个故事的关键所在。甚至可以说,这个所谓的白家话事人,因固执、傲慢,导致整个家族开始破败。片中,白萌堂频爆金句:去你的小不忍,我凭什么退一步?几句台词,便把人物立住了。彼时的杜雨露,已进入花甲之年,凭借常年的磨炼,练就了正反派剧抛脸的技能,被称为第一老生。
比如,《雍正王朝》中的张廷玉,便是大写的一身正气。
4年前,杜雨露因病去世,离开之前,他书写了一句颇为浪漫的遗言:宇宙很大,我们还会再见。
当铺伙计
短短一句“虫吃鼠咬,光板没毛,破棉烂袄一件”便让无数人记住了这位当铺伙计,时隔多年,这一情节仍被影迷翻看、津津乐道。导演何群没想过,本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友情参演,却成就了一段经典。早在大宅门之前,何群就拍过不少北京市井影片,比如《混在北京》《上一当》,也是在创作过程中,他抓住了当地人的精髓,所以观众看完总觉得不像演得。2016年,影视圈传来噩耗,何群导演英年早逝,导演界痛失匠才。
吕掌柜
白景琦流落济南时,收留他的当地掌柜,也是白景琦的人生贵人。
这位演员名叫俞立文,亦是千年配角、黄金绿叶般的代表。回顾他的履历,几乎都是现象级作品。明明是平平无奇的长相,但总能把各种角色演的惟妙惟肖。俞老用他的履历证明了,为什么普通人最难演。
俞老除了演戏,还是北影的表演、配音老师。也是在他的引导下,影视圈新晋了诸多优秀演员。除此之外,俞立文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北电的表演老师。2011年,俞老因病去世。
导演 郭宝昌
整部《大宅门》的魂骨。白景琦的原型人物,便是郭宝昌的养父。呕心沥血十余载,终于编剧、并执导了《大宅门》,其用心程度之深,将其称为“我的命”。
当然,白景琦和同仁堂,仅仅是整个宅门的门庭;而剧中那些鲜活的众生,正是郭宝昌身边真人真事的经历。
为了让宅门中的精气神发扬光大,郭宝昌还将剧本改编成话剧、小说等多种载体。直到80岁高龄,还在笔耕不辍。
然而,观众没有等来新作问世,而等来了郭导离世的噩耗。去年10月份,郭导因在家修改草稿时,因不慎意外滑倒,导致猝死,溘然长逝。
可以说,郭导的去世,意味着一代具有传奇人生色彩的匠人导演的消逝。在越来越依靠技术的影视行业,像郭导这类一针一线编织史诗的创作者,越来越少了。
涂二爷
张心勇饰演的凃二爷,是跟了白家三代的基层员工,典型的蓝领工人。
这个角色细品起来,性格也很复杂。处事谋定而后动,做人不靠嘴皮子。也是在常年的历练中,练就了关键时刻做正确选择的本领。与其说他对白家忠心耿耿,不如说那是他发自本能的求生欲。
2018年,二爷饰演者张心勇离世。
詹瑜
李心敏饰演的詹瑜,甫一出场,便奠定了反派基调。白家大爷入槟仪式,他前来折腾,怀疑白家大爷是假死,非要开棺验尸。这荒唐的一幕,无疑让观众咬牙切齿。
“仇恨”拉的越多,越证明演员的能耐。在当时的剧组中,李心敏算是名气最小的一个,但能被郭宝昌点明演反派,足见其功底深厚。事实上,无论是古装大戏,还是史诗年代剧,我们总能看到这张叫不出名字的脸庞。
可惜的是,明明还有很大的事业空间,李心敏却在2018年去世,年仅67岁。
范掌柜
茶铺中的老板,细数起来,也没几个镜头。由京剧丑角谭韵寿饰演。
2010年,谭老因病离世。
写在最后。
《大宅门》之所以能成为传世经典,既有催人奋进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幅近代四九城浮世绘。正是因为剧中每一位人物都足够鲜活,才更让观众感到信服。白景琦固然值得书写,但他周围的风土人情,也从客观上成就着他。郭宝昌导演认识到了这一点,才汇集了如此多的老戏骨。没有绿叶衬托,焉有红花夺目?
以上这11位影人,尽管都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精益求精、认真专业的创作态度,将随着《大宅门》永远被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