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隆兴寺:梁思成和鲁迅都点赞的历史瑰宝
正定隆兴寺:梁思成和鲁迅都点赞的历史瑰宝
正定隆兴寺,这座被誉为“京外名刹之首”的千年古刹,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的隆兴寺,历经唐、宋等朝代的扩建与修缮,形成了如今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梁思成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的摩尼殿,以及被鲁迅称赞为“东方美神”的倒坐观音像。
摩尼殿:世界古建筑孤例
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呈方形。其最独特之处在于四面各加一个面阔三间的歇山顶抱厦,使屋顶形成十字脊样式,与北京故宫角楼相似。这种布局,梁思成先生曾说:“我平时除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有在宋画里见过。”这种形制在现存中国古建筑中十分罕见,因此被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
摩尼殿内棚顶为彻上明造,朴素中彰显大气。主尊释迦牟尼佛像两侧为迦叶、阿傩二弟子和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均为北宋原物,弥足珍贵。梁枋上高悬的“龙象神威”匾额,据说是乾隆帝亲撰。殿内四壁绘有总面积超过400平方米的佛教故事彩色壁画,其中多为明代作品。
倒坐观音:东方美神
摩尼殿最精彩的部分是一般寺院“倒坐观音”位置的泥塑“五彩悬山”。这件壁塑长15.7米,高7.5米,以雕塑和绘画相结合的壁塑艺术形式,再现了观音菩萨在普陀珞珈山说法的场景。居中跣足抱膝而坐的观音菩萨,神态慈祥,身材柔美,姿态优雅,一派人间淑女气息,体现了北宋时期佛教造像渐趋世俗化的特点。
1923年,鲁迅先生在北平山本照相馆偶然得到这尊观音像的照片,对其极为赞赏,称其“将神人格化了”,并将该照片长期摆放在自己的书桌上,称赞其为“东方美神”。
其他重要文物与建筑
除了摩尼殿和倒坐观音像,隆兴寺内还有多处国宝级文物和重要建筑。大悲阁内高达21.3米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像是中国古代最高的铜铸造像,代表了宋代铜铸技术的巅峰。转轮藏殿拥有直径7米的可转动经橱,斗拱结构复杂精美,展现了高超的古代工艺水平。寺内的龙藏寺碑被誉为“隋碑第一”,对研究书法艺术和佛教历史有重要价值。
隆兴寺不仅是一座宗教场所,更是中国古代建筑与艺术的瑰宝。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中评价道:“然其重修,惟知遵从清工程做法则例,对于古构之特征视若无睹,对于仿古或复原状方面未作丝毫之努力或尝试,故在一建筑物中宋清部分虽相互混构,而区分划然不乱……摩尼殿,则保存原状较多。”这句话既指出了清代维修的不足,也强调了摩尼殿保存宋代原貌的重要性。
这座千年古刹,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见证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兴衰与发展,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