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春节档票房破3.5亿居首,创新经营+政策支持双轮驱动
江苏春节档票房破3.5亿居首,创新经营+政策支持双轮驱动
春节档前两天,江苏电影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省票房达3.50亿元,观影人次超663万,双双位居全国之首。这一成绩不仅展现了江苏观众对电影的热情,更折射出江苏电影市场的创新活力和强劲实力。
IP效应叠加创新经营,票房火爆背后的原因
今年春节档的6部新片中,有5部是IP系列化的续作,这些续作的前身都曾取得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佳绩。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和《唐探1900》更是率先突破10亿元大关,成为春节档的票房主力。
除了IP效应,江苏各地影院的创新经营策略也是票房火爆的重要原因。连云港海州万达影城在检票口旁设置“财神办事处”,吸引市民打卡拍照;无锡金逸影城推出优惠券活动,让市民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观影乐趣;徐州中影东方金地商都店推出非遗市集,让观众在观影之余还能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电影+”模式创新,打造城市文化新空间
江苏各地影院不仅在营销上创新,在经营模式上也进行了大胆探索。南京建邺万达影城推出的“一票回本”活动,让观众凭当日电影票根就能在指定餐饮门店享受特色菜品赠送服务。幸福蓝海影城与餐饮商户联动,推出系列电影美食产品,实现美食与电影的“双向奔赴”。
更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影院正在从单纯的观影场所向城市“文化会客厅”转型。一些影院利用闲置空间举办脱口秀、物理秀、儿童剧、音乐会等活动,全年非票收入超过百万元。这种“电影+”模式不仅丰富了观众的文化体验,也为影院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
政策支持给力,惠民观影券激发市场活力
为了进一步激发观影热情,江苏各级政府推出了多项惠民政策。省级层面通过猫眼和淘票票两大平台发放2500万元观影立减券,各地市也纷纷推出消费补贴和票补福利。这些政策不仅让观众享受到了实惠,也进一步拉动了电影市场的繁荣。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江苏电影市场的成功密码
江苏电影市场的成功并非偶然。以常州为例,该市通过实施“文化+”发展战略,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生态。目前,常州已打造了国家级文化产业园2家、省级园区8家、市级园区51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8%,连续十年位列江苏前三。
江苏电影市场的表现,不仅体现了观众对优质内容的认可,更展现了江苏在文化消费领域的创新实力。通过IP效应、影院创新和政策支持三重驱动,江苏正在从电影市场的“追赶者”变成“领跑者”,为全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