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小讲堂:五味子的药用价值与历史沿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药小讲堂:五味子的药用价值与历史沿革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89701998_121948385/?pvid=000115_3w_a
五味子,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材中的一员,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药用价值极高。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历代医家对其功效都有详尽记载。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五味子的植物学信息、药用功效及其历史沿革。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又称作五味、北五味子、山五味、山花椒,为五味子科五味子属下的一种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等地。五味子的药用部分为其果实,性温、味酸,入心、肺、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安神益智、涩精止泻、强心健胃等功效。用于治疗久咳虚喘、津伤口渴、盗汗自汗、心悸失眠、遗精滑精、尿频遗尿、腹泻久痢等症。
历史沿革
五味子在中国的使用历史悠久,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五味子,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唐代《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为南、北二种。明代以前,南北五味子混用,直到明代人们才开始逐渐发现南五味子的药性和药效与北五味子存在着诸多不同,并对它们进行区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指出:“五味,今有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本草备要》中也提到:“北产紫黑者良,入滋补药,蜜浸蒸,入滋嗽药,生用俱褪碎核;南产色红而枯,苦风寒在肺宜南者。从蓉为使,恶萎荻,熬膏良”。《本草蒙荃》中也指出了类似的观点:“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味最妙”。目前临床所用五味子多为北五味子。
热门推荐
职场新人必看:属猪人如何利用性格优势拓展人脉
戒毒康复体系助力公共卫生安全
正规戒毒指南:三种模式助你重获新生
重庆“自愿戒毒一件事”APP:创新戒毒模式的“重庆智慧”
中国央行逆回购利率下调至1.50%,市场反应积极
断舍离与优化:提高团队合作与效能的重要方法
2024年断舍离指南,收拾一天,过好一整年
调音台如何调回音
电脑耳机回音问题全攻略:15个实用解决方案
【科普】家用调味品,存放有讲究
田坤道:大米的最佳存储方法和注意事项
血压忽高忽低?可能是这4个原因,别大意了
医生提醒:高血压的朋友,晚上牢记两不做两不吃!
致敬劳动者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先锋
掌握时间管理技巧,提升生活与工作的高效性与满意度
放下“速度”,感受慢工出细活
LWR指标解析:股市新手必学技巧
2025年不可错过的旅行目的地:斯洛文尼亚
果敢地区的前世今生:从秦朝“哀牢地”到缅甸领土的历史变迁
小年与春节:家的味道
小年夜与春节:谁才是真正的“年味担当”?
小年夜祭灶扫尘,年味提前上线
南北方小年大PK:谁的祭灶神更正宗?
银海区法院灵活运用以物抵债、执行和解方式实现柔性执法
占道经营妨碍市民生活西安城管通报7起典型案例
鞍山豪宅购房避坑指南
跑步姿势不对,小心足底筋膜炎找上门
冬季养生新姿势:踮脚缓解脚底疼
麻将高手教你快速提升牌技,秒变牌桌王者
足底筋膜炎的日常缓解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