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退烧针打在哪儿?别再揉错了地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退烧针打在哪儿?别再揉错了地方!

引用
有问必答网
8
来源
1.
https://m.120ask.com/zhishi/art/525286.html
2.
https://m.familydoctor.com.cn/202403/3026565.html
3.
https://www.vghtc.gov.tw/UnitPage/UnitContentView?WebMenuID=f9cf0bad-b7f9-4f4b-97dd-b7ae842cb6ee&UnitID=df8ef7e3-2093-4cd1-8f06-c4896373ff07&UnitDefaultTemplate=1
4.
https://www.yixue.com/%E8%82%8C%E8%82%89%E6%B3%A8%E5%B0%84
5.
https://www.eugenegroup.com.hk/articleList/%E8%82%B2%E5%85%92%E8%B3%87%E8%A8%8A/%E6%B3%A8%E5%B0%84%E7%96%AB%E8%8B%97%E5%BE%8C-%E4%B8%80%E5%AE%9A%E6%9C%83%E7%99%BC%E7%87%92%EF%BC%9F
6.
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297.html
7.
https://www.liangyiyy.com/article/info/1657313.html
8.
https://www.doctornowhome.com/%E5%8D%87%E7%99%BD%E9%87%9D%E7%9A%84%E6%AD%A3%E7%A2%BA%E4%BD%BF%E7%94%A8%E6%96%B9%E6%B3%95/

退烧针应该打在上臂还是臀部?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专家建议,退热针一般通过肌肉注射,常用部位是上臂或臀部,这样有利于药物吸收并快速退热。但注射后要注意局部卫生,不能揉搓或抓挠,以免感染。记得多喝水补充水分哦!如果身体不适,及时就医才是王道。

01

退烧针的正确注射部位

退烧针作为一种常见的退热方法,其注射部位的选择至关重要。根据临床实践和医学指南,退烧针的注射部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 臀大肌:这是最常用的注射部位之一,因为臀大肌肌肉丰厚,组织疏松,血管分布广泛,有利于药物的快速吸收。注射时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注意坐骨神经的投影位置。

  2. 臀中肌和臀小肌:这两个部位血管和神经分布较少,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食指和中指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构成三角形区域;另一种是在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儿手指宽度为标准。

  3. 股外侧肌:位于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和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4. 上臂三角肌:位于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02

注射时的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通常选择肌肉丰富、血管神经较少的部位,如上述提到的几个部位。

  2. 严格消毒:注射部位要先用碘酒消毒,待干后再用酒精脱碘。

  3. 注意注射速度:注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疼痛或不适。

  4. 观察注射后反应:注射后要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硬结等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5. 避免在有炎症、皮肤病等部位注射:以免加重病情或导致感染。

  6. 注意药物的刺激性:有些药物对肌肉有刺激性,如青霉素等,注射时要特别小心。

  7. 儿童注射:儿童注射时要选择合适的部位,如臀大肌注射,要注意进针角度和深度,以免损伤坐骨神经。

03

儿童注射退烧针的注意事项

儿童由于生理特点,注射退烧针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部位: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为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2. 固定好孩子:注射时要固定好孩子的身体,避免乱动,以免弄断针头。

  3. 观察反应:注射后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如体温变化、注射部位情况等。

  4. 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退烧针,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04

注射后的正确护理方法

  1. 观察体温变化:退烧针注射后30分钟到1小时开始发挥降温作用,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如30分钟至1小时)测量体温,确保药物已经发挥了降温作用。

  2. 关注身体反应:留意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红肿、瘙痒、呼吸困难等。同时,要关注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

  3. 补充水分:退烧针中的药物可能会导致患者大量出汗,因此要确保患者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4. 观察注射部位:注意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如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5. 不要搓揉接种部位:否则会刺激免疫系统反应,反而会让宝宝更感到不适或红肿热痛。

05

常见问题解答

问:为什么不能揉注射部位?

答:注射后揉搓注射部位可能会导致药物吸收不均匀,影响药效。同时,揉搓还可能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注射后不要揉搓注射部位,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即可。

问:注射退烧针后多久能见效?

答:一般情况下,退烧针在注射后30分钟到1小时开始发挥降温作用。但具体效果还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药物吸收情况来定。

问:注射退烧针后体温不降反升怎么办?

答:如果注射退烧针后体温不降反升,或者持续高烧不退,应立即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这可能是病情变化或其他并发症的表现。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了解到退烧针的注射部位和注意事项,同时也掌握了注射后的正确护理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医嘱和操作规程,确保注射的安全和有效。如果对注射部位或护理方法有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医护人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