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博物馆新展:简牍与瓷器里的湖湘记忆
长沙博物馆新展:简牍与瓷器里的湖湘记忆
从里耶到长沙:简牍中的湖湘记忆
2025年1月,长沙博物馆推出重磅特展“从里耶到长沙——解码简牍中的湖湘史记”。展览精选285件展品,通过简牍这一独特载体,展现了从秦朝到三国时期湖南地区的历史变迁。
简牍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书写材料,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是里耶简牍的展出。2002年,湖南龙山县里耶镇出土了3.8万枚秦简,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这些简牍记录了秦朝的行政管理、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展览还展出了长沙走马楼简牍,这是1996年在长沙五一广场附近出土的三国时期吴国简牍,总数达14万枚,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这些简牍不仅记录了当时的政务、户籍、法律等信息,还反映了三国时期长沙地区的社会生活。
通过这些简牍,观众可以一窥秦汉三国时期湖湘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我有方寸心:长沙窑瓷器上的诗意世界
与简牍展同期推出的“我有方寸心——唐长沙窑瓷器诗文特展”同样引人注目。展览精选190件长沙窑瓷器精品,展现了唐代长沙窑瓷器上的诗文艺术。
长沙窑始于中唐,盛于晚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外销瓷窑场。它首创釉下多彩工艺,并在瓷器上题写诗文,开创了瓷器装饰的新风尚。本次展览的展品来自湖南省内外多家文博单位,包括长沙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上海博物馆等。
长沙窑瓷器上的诗文内容丰富,既有流行的世俗民歌,也有名家文人诗。这些诗文反映了唐代长沙地区的文化生活和社会风貌,展现了唐代民众的情感意识与价值取向。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窑瓷器上的诗文与敦煌遗书中的诗歌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为研究唐代诗歌的传播提供了新的线索。这些诗文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了解唐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长沙窑瓷器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外销功能。黑石号沉船中发现的大量长沙窑瓷器,证明了长沙窑在唐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长沙作为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通过瓷器贸易与世界各地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两个展览相得益彰,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简牍展让我们看到了秦汉三国时期的湖湘记忆,而长沙窑瓷器展则展现了唐代长沙的文化繁荣。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长沙博物馆通过现代化的展陈方式,让这些古老的文物“活”了起来。观众可以通过二维码导览、3D动画等数字化手段,更直观地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这种科技与文化的结合,让博物馆参观成为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两个展览的推出,不仅丰富了长沙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湖湘文化的新窗口。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我们得以一窥湖湘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