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烟花秀:点亮长沙夜空的文旅新名片
浏阳烟花秀:点亮长沙夜空的文旅新名片
“一河诗画,满城烟花”,这句诗画般的描述,正是湖南浏阳这座千年古城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国烟花的发源地,浏阳的烟花产业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这座“花炮之乡”正在用一场场精彩的烟花秀,点亮长沙的夜空,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璀璨夜空:浏阳烟花秀的创新演绎
每周六晚,浏阳天空剧院都会迎来一场视觉盛宴。随着夜幕降临,近千架无人机腾空而起,搭载着烟花直冲云霄。在“天空之门”“星语新愿”等主题表演中,烟花与无人机完美结合,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这种创新的表演形式,不仅让传统烟花焕发新生,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2023年,浏阳共举办了50场创意焰火活动,其中周末焰火秀33场,累计吸引游客逾380万人次,拉动文旅消费超110亿元。这些数据背后,是浏阳烟花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
从传统制造到文旅融合
面对环保和安全的双重压力,浏阳烟花产业积极谋求转型。一方面,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生产标准,解决传统烟花的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烟花+文旅”模式,将烟花从单纯的消费品转变为文旅产品。
2023年,浏阳花炮产业实现总产值508.9亿元,同比增长68.8%。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产业的转型升级。如今的浏阳烟花,不再是简单的烟花爆竹,而是融合了美术设计、数字技术、文旅体验的综合性艺术产品。
走向世界的浏阳烟花
从北京奥运会的大脚印,到北京冬奥会的迎客松,从俄罗斯世界杯到迪拜新年焰火,浏阳烟花一次次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目前,浏阳花炮内销占全国总量的60%,出口占全国的70%,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浏阳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期间,浏阳市鞭炮烟花产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贤前表示,2023年花炮产业的年内总产值实现500亿元。这一数字在2022年是301.5亿元。在2023年初我们进行访谈时,浏阳烟花产业相关人士判断未来三年市场会很好,而今年再次交流的结果变得更有信心,「至少还能有五年的好时光」。
创新驱动: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在创新的道路上,浏阳烟花产业从未止步。从环保型烟花的研发,到与影视IP的跨界合作,再到无人机、3D投影等新技术的应用,浏阳烟花正在用科技和创意重新定义这一古老产业。
2024年7月,浏阳与腾讯视频、《庆余年(第二季)》剧组联合共创的全球首档剧情实景烟花秀——“焰遇·庆余年”大型沉浸式烟花秀,在浏阳天空剧院上演,这标志着浏阳烟花产业与影视文化实现了梦幻联动。该烟花秀不仅在烟花的视觉符号、情绪烘托上重现了热播剧《庆余年》中的经典场景,还创新开发了《庆余年》授权烟花小产品,让广大观众沉浸式感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IP定制烟花秀,也让浏阳烟花再次火“出圈”。
展望未来: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在做大做强花炮产业的基础上,浏阳始终坚持“产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加快构建“2+2+N”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今县域经济从传统花炮产业“一枝独秀”,发展成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下一步,浏阳将继续坚持“产业立市、制造业当家”,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推动产业能级大跃升,以新质生产力澎湃县域经济新动能。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浏阳烟花产业正在用创新和科技书写新的篇章。这座千年古城,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烟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