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灌溉 张掖临泽治理超采大步“项”前
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灌溉 张掖临泽治理超采大步“项”前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和综合管理等措施,全面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努力改善水生态环境。
走进蓼泉镇南沙窝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现场,施工队正加紧作业,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工。
“我们这个塘坝工程自十月份开工以来,土方开挖工程已经全部结束,现在进行的是护坡的整理以及覆膜,管理房的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十月底基础设施全部完工。”项目建设现场负责人闫建明说。
蓼泉镇南沙窝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湾子村架设供水管网5000米,建设20000m³蓄水池2个、首部系统6套,建设120.25平方米管理房1座,修建引水渠325米,仓库80平方米;在寨子村架设架设供水管网1389米,建设10000m³蓄水池1个、首部系统3套,建设120.25平方米管理房1座,修建引水渠125米,仓库40平方米;在蓼泉村架设供水管网2000米,衬砌鲍家湖水库东侧马莲支渠1.4公里;计划将地表水引入蓼泉南沙窝进行农田灌溉,使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灌溉变为现实,全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将达到450万m³。
“项目实施后可减少对超采区地下水的开采,使得地下水位回升,修复地下水超采区因超采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生态和水环境问题,防止产生新的水文地质环境问题,促进地下水资源保护,巩固和发挥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效果。”蓼泉镇经发办干部赵昀琪说。
蓼泉灌区为临泽县重点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6.81万亩,为解决灌区内农业灌溉用水紧张、生态供水无法保障、地下水超采治理困难等问题,临泽县于2022年投资1.78亿元在蓼泉镇南沙窝建成库容450万立方米的小泉湖水库。该水库主要通过调蓄九眼泉河、红卫泉河冬季泉水,实现蓼泉灌区地下水超采区1.21万亩耕地水源置换,可压减超采区地下水用水量195万立方米。同时,可为蓼泉灌区提供抗旱应急水源,解决1.09万亩天然公益林的灌溉用水问题。
“通过引用地表水源代替地下水源,蓼泉灌区地下水超采区全部实现地表水灌溉,可有效遏制地下水超采,逐步改善和恢复超采区生态环境,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蓼泉水管所党支部书记、所长赵勇说。
近年来,临泽县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下达至各镇(灌区),从严控制用水量,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严格取水许可审批,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全面完成851个取水许可证延续发证。强化地下水资源管控,制定印发《“十四五”临泽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地下水超采区压减水量33万立方米。加快推进机井关闭和备用封存,全力推进地下水源热泵取水井、回水井智能化计量设施安装工作。积极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和清洁生产,鼓励工业企业和园区水资源梯级优化利用,全县26家工业企业取水口全部安装智能化计量设施,在线计量率达到100%。强化污水资源化利用,截至目前,全县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100%,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4%。扎实开展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学校及节水型灌区建设,完成县财政局、新华镇中心小学、沙河灌区节水型单位、校园、节水型灌区的县级验收工作,节水载体建设成果进一步拓展。
本文原文来自临泽县人民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