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岭晒秋:最美中国符号的前世今生
篁岭晒秋:最美中国符号的前世今生
“篁岭晒秋”被誉为“最美中国符号”,这道独特的风景线不仅展现了农民的勤劳智慧,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崇礼重义的传统文化。每年秋季,婺源篁岭的村民们会在屋顶晾晒各种农作物,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2014年国庆节前夕,篁岭晒秋大妈用粮食晒出了一幅国旗为祖国庆生,各大媒体争相刊载。如今,篁岭晒秋不仅是一道景观,更是成为了“最美中国符号”。这个秋天,不妨去篁岭感受一下这充满传统韵味的美丽景象吧!
篁岭晒秋的历史渊源
篁岭,位于婺源县东部,是著名的“晒秋”文化起源地,也是一座距今近六百年历史的徽州古村。2023年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最佳旅游乡村”。受徽文化与独特地形的影响,数百栋徽派民居在山坡上错落排布,形成一个 “挂在山崖上的村庄”。也正因为篁岭“地无三尺平”的 奇特地形, 这里的村民无意间造就了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 民俗景观。晒秋原是百姓为晾干当季的农作物用于储藏而晾晒, 所以篁岭晒秋又称为“四季晒秋”,春晒山珍、夏晒果蔬、秋晒粮食、冬晒熏腊,四季晒盘不断……
篁岭晒秋的文化内涵
“晒秋”作为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主要流行于南方山区。这种习俗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表达,体现了农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篁岭村建村于明朝宣德年间,历史上是曹氏聚居地,至今曹氏宗族已在此繁衍生息了580多年,已延续至44世。徽派古民居从古木参天的水口林往上,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由于村内“地无三尺平”,可用平地十分稀少,村民们晒晾农作物只能使用竹匾晒在自家屋顶木架上。
篁岭晒秋的四季特色
“晒秋”主要晒的是一年四季收获的农产品,农作物收获后进行晾晒,以便长久保存。春天晒山厥、水笋,夏天晒干菜、辣椒,秋天晒果蔬、皇菊,冬天晒果脯、乡俗。一年四季延绵有序,一年四季都是艺术家们的创作天堂。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可以晒的农产品更多,景色也更美。因此,每年立秋后,篁岭村便进入了“晒秋”最盛的时候,家家户户以“晒秋”庆祝丰收,五颜六色的农作物与黑色屋顶层层叠叠,蔚为大观,造就了独特的“晒秋”景观。
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
最佳观赏时间
每年8月上旬至12月中旬是篁岭晒秋的最佳观赏期,尤其是秋收时节和皇菊盛开时。每天下午15-17点是拍摄晒秋的最佳时间,此时光线柔和,色彩鲜明。
推荐游览路线
- 索道入口:乘坐索道上山,沿途可欣赏梯田美景
- 祠堂广场:这里是晒秋的主要集中地,可以近距离感受晒秋氛围
- 天街:长388米的商业街,两旁分布着各种徽派商铺
- 晒工坊:可以近距离观察村民晒秋的过程
- 五桂堂:推荐到二楼拍摄推窗观景的机位
- 晒秋观景台:俯瞰整个村落的最佳位置
- 摄影吧:适合拍摄全景
- 爱国墙:用砖头砌成的地图,对面平台是绝佳打卡点
- 花溪水街:充满江南水乡韵味
实用贴士
- 建议选择非节假日前往,避免人流高峰
- 可以在景区内住宿一晚,选择晒秋美宿或天街酒店,推窗即可欣赏晒秋美景
- 景区内有特色小吃如打糍粑、炸油墩子等,不妨一试
- 景区开放时间为7:00-17:30,索道运营时间为9:00-21:00(冬季)/9:00-22:00(夏季)
- 门票价格为145元,包含往返索道费用
篁岭晒秋的文化传承
“晒秋”作为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主要流行于南方山区。这种习俗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表达,体现了农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一过程不仅是对丰收的庆祝,也是对劳动成果的展示,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晒出丰收的喜悦。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不仅在田野里,更在人们的心中。“晒秋”,这古老而质朴的习俗,它展示了农民的勤劳、智慧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不仅晒出了丰收的金黄,更晒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那一片片红辣椒、一串串黄玉米、一筐筐稻谷,不仅装点了乡村,更装点了人们的心灵。“晒秋”,让丰收的喜悦在阳光下尽情绽放,让每一颗心都能感受到大地的馈赠。以这种方式分享丰收的喜悦,这是独属于农民的幸福,是这个季节里最美的“炫耀”。
篁岭晒秋的创新与发展
2009年,当地引入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对篁岭村进行统一规划建设。“2015年起,我们把‘晒秋’作为文旅品牌的重要元素进行打造,每年立秋举办晒秋文化节,相比往年,今年的晒秋文化节开幕式增设了木雕、砖雕、石雕、甲路纸伞等非遗展示,让活动更有文化味。”篁岭景区负责人吴向阳介绍说。随着篁岭晒秋文化节的持续深入开展,在景区打工的篁岭村民吴仙凤和许多村民一样,变成了“摆拍”的“模特”,将“晒秋”这一传统农业生产活动转变为表演艺术。她们用辣椒、玉米、黄豆等各种农作物拼成一幅幅画卷,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赏秋。
如今,“晒秋”已成为篁岭村一张闪亮的名片。2009年,当地引入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对篁岭村进行统一规划建设。“2015年起,我们把‘晒秋’作为文旅品牌的重要元素进行打造,每年立秋举办晒秋文化节,相比往年,今年的晒秋文化节开幕式增设了木雕、砖雕、石雕、甲路纸伞等非遗展示,让活动更有文化味。”篁岭景区负责人吴向阳介绍说。随着篁岭晒秋文化节的持续深入开展,在景区打工的篁岭村民吴仙凤和许多村民一样,变成了“摆拍”的“模特”,将“晒秋”这一传统农业生产活动转变为表演艺术。她们用辣椒、玉米、黄豆等各种农作物拼成一幅幅画卷,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赏秋。
篁岭晒秋,这道独特的风景线,不仅展现了农民的勤劳智慧,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崇礼重义的传统文化。它不仅是篁岭的符号,更是中国的符号,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乡村的美丽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