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八年生态保护行动交出亮眼答卷
郴州:八年生态保护行动交出亮眼答卷
2017年以来,湖南省郴州市全面实施“八大行动计划”,其中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空气质量达标示范城市创建、东江湖生态保护与治理等行动计划取得显著成效,为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居民生活品质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耕地保护成效显著
郴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实施改革攻坚行动中表现突出,获得湖南省政府通报表扬。该局通过创新供地模式和不动产办证方式,推进效能变革,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了土地要素保障和登记办证的“郴州样本”。同时,该局还成功建成全省首家智能化土地超市,并编制了全国唯一的土地超市数据地方标准《郴州市土地超市数据元规范》。
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面,郴州市完成生态红线整改图斑643个,涉及面积1926.07亩,整改率达98.17%。在耕地保护方面,该市守住了364.7万亩耕地和327.4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的底线,连续四年实现耕地净增加约2.3万亩。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城区环境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
郴州市北湖区位于南岭山脉北麓,为耒水一级支流郴江源头。近年来,北湖区委、区政府坚持生态立区和绿色发展战略,成为全市唯一入选2024年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先后获评郴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区等称号,拥有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示范城市等金字招牌。
北湖区通过分批次改造城区及周边300余家燃煤炉具,推动城区及周边藕煤厂全部搬迁,率先完成城区及周边35家企业共42台生物质锅炉清洁能源替换退出,助力郴州市城区环境质量持续六年保持国家二级标准。
东江湖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斐然
东江湖既是国家重点生态环境保护湖泊、国家战略水源地,也是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区与主战场,更是“郴州好水”的最佳代言之一。东江湖水生态保护与治理自上而下高位推动,成效斐然。
2002年,《湖南省东江湖水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东江湖成为全省首个被专门立法保护的大型水库。2019年和2022年,省政府接续出台新老“湘十条”政策,全省各部门也陆续推出利好政策,为东江湖保驾护航。
郴州扎实开展以“守护东江湖Ⅰ类水”为目标的“春雷行动”,持续深入打好东江湖总磷削减和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修复攻坚战,流域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积极探索量化东江湖流域“绿水青山”价值体系,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资兴市成为全省首个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释放生态补偿红利 促一湖碧水保护与发展”经验案例入选第一批18个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典型案例。东江湖获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通过高强度推进,高标准治理,东江湖水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升。带动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用“优水”发展高端食品、用“净水”培育生态农业、用“秀水”拓展全域旅游、用“冷水”做强大数据产业,一湖好水催生多种业态,城因水兴,因水而美。
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有机统一
郴州市在推进生态保护的同时,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北湖区通过生态修复带动文旅发展,2023年仰天湖大草原旅游收入约13.2亿元。四清湖水库通过实施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治理,每年旅游收入达1600万元,实现了“库区变景区、景区变学区、学区变产区、产区变品牌”的蜕变。
未来,郴州市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创建省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不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