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冒名顶替上学背后的法律责任大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冒名顶替上学背后的法律责任大揭秘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6870671_121398715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8A00T5E00
3.
https://legal.gmw.cn/2024-08/28/content_37527476.htm
4.
https://user.observersnews.com/main/content?id=1313843
5.
https://m.66law.cn/laws/1063077.aspx
6.
https://zqb.cyol.com/html/2024-08/28/nw.D110000zgqnb_20240828_1-08.htm
7.
https://www.spp.gov.cn/xwfbh/wsfbh/202404/t20240415_651420.shtml
8.
http://www.zhlscm.com/news/?19_5752.html
9.
http://www.news.cn/legal/20241019/f6751566fc9647899e6923206144ea61/c.html

“我就是想当一名美术老师,却因为冒名顶替失去了这个机会。”42岁的党文杰站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的母校门口,望着熟悉的校园,眼中满是遗憾。

1999年,17岁的党文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荔师范学校白水校区,却因被人冒名顶替,失去了入学资格。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更让他在接下来的25年里,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身份之争。

01

一场改变命运的冒名顶替

1999年,党文杰在白水县考了美术初试,通过后,前往大荔师范学校所在的大荔县参加文化课的复试,“当天我和父亲回家的时候已经凌晨两点,但是我们非常开心,因为我觉得当天发挥得非常好。”

然而,他却迟迟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一直以为是自己能力不够。”碍于当时的政策关系,党文杰只得复读一年参加中考,并最终进入白水县白水中学就读。之后在2004年,党文杰参加高考,考入了陕西工运学院。户口也从白水县西固镇派出所迁入学校的集体户,落户在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派出所。

2007年,党文杰大专毕业,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在校期间他申请了学费缓交,直到工作两年后,他才把学费缴清。根据他自己的说法,当时学校给他开了证明,让他把档案和户籍转回家。可到了派出所,党文杰却被告知他的户口已经被打回原籍,被送到了蒲城县。这让他感到非常奇怪,毕竟他是白水县人,为什么户口会被送到蒲城县?

不过因为当时的党文杰已经进入了西安的一家企业工作,所以对这件事也并没有太在意。

“我就纳闷,我是白水县人,怎么给我送到蒲城去了?”党文杰回忆,由于他当时进入西安的一家企业从事美术设计工作,“也没太在意这回事,感觉毕业以后档案几乎就用不上了,所以也没有多问,忙于工作赚钱。”

这件事一直到2012年他的女儿出生后才被重新提及,当时的党文杰前往当地派出所给女儿上户口,却被派出所户籍室告知他和他身份证的头像不符。

党文杰赶忙回到家乡,在白水县西固镇派出所的电脑上,看到了一个和自己头像不同,但姓名和身份证号完全相同的电子版二代身份证。

由于该身份证号码已经申领对应的二代居民身份证,所以党文杰无法办理自己的二代身份证,他的户籍资料无法迁回原籍,女儿也落不了户。

那年女儿出生,党文杰去派出所为她申报户口,“我的一代身份证换二代证时出了问题,户籍室说我和我身份证的头像不符。

党文杰赶忙回到家乡,在白水县西固镇派出所的电脑上,他看到一个电子版的二代身份证,“上面的头像不是我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一模一样,户籍信息写着已于2009年12月迁入蒲城县公安局,落在蒲城县三合乡教育组,在三合乡中学任教,他是2007年在蒲城县城西派出所(现桥陵派出所——记者注)办的二代身份证。”

为了这件事,党文杰的父亲多方奔走,终于得知是一个叫王新利的人,在当年顶替了党文杰上了师范学校。

几经交涉,王新利的父亲出面,承认了当年“顶替”一事。“说他儿子当年顶替我上了这个学校,所以掏钱买了户籍,有了这个户籍就和学籍一样,能上这个学了,从此以后就以‘党文杰’的名字上学了。”党文杰回忆。

根据王新利的说法,党文杰一家是“自愿”将户籍卖出去的,当时他父亲在买来户籍让他顶替上学后,他还曾在宿舍里见过党文杰。至于有关党文杰户籍买卖的一切,他自己并不清楚。他甚至还认为,当年刚上学的时候党文杰就可以举报了,但党文杰却是过了几年死无对证以后才举报,这让他觉得党文杰是想讹他一笔钱。

“当时经办的人说是给了钱的,谁给的我不知道。入学第一年,党文杰还在学校宿舍见了我,我同班同学就是他同村的。”王新利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但他拒绝向记者透露这名同学的身份,他还质疑,“当时刚上学的时候他就可以举报了,为什么过了几年死无对证了举报,又想讹一笔钱吗?”

在王新利看来,“顶替这个事根本就不成立,我办了一套东西把他挤下去,他上不了才叫顶替。”对于当年他为何要办“党文杰”的户口,他说:“我那么小,我哪知道这个情况?家人也没说过。”王新利也承认,2012年,家人没有给党文杰任何钱,“我说你们自己拿回去,我们不要了,我也不想当老师,我当年都未成年,更何况你是之前自己卖出去的。”

2012年11月,两家人家在城西派出所进行了调解,王新利父亲承诺配合党文杰将王新利的信息修改、更新。一周后,党文杰带着资料回白水县西固镇派出所顺利地办理了身份证,也为女儿上了户口。按照他的说法,他以为事情就到此为止了。

2012年11月,双方在城西派出所进行了调解,王新利父亲承诺配合党文杰将王新利的信息修改、更新,“都做了笔录”。“民警说他已经是公办教师,涉及工资卡等变更,要等一个星期。”

党文杰记得,一周后,他接到通知,带着资料回白水县西固镇派出所顺利地办理了身份证,也为女儿上了户口,“我以为之后再无瓜葛了”。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当年年底,他办的社保卡的卡面上,显示的依旧是王新利的头像。

更令他惊讶的是,2019年,他因工作需要前往银行办理征信材料时,发现自己明明没有去过成都,名下却有8张属地为四川成都的信用卡,且有超过80万贷款未归还。

甚至有人在2011年1月7日,用这些信用卡贷款45万元人民币买了房,2041年到期,截至2019年4月还剩38.3万余元未还清。

得知此事之后,党文杰立刻和办卡的其中一家银行取得了联系,解释称办卡的人并不是自己,结果银行直接就起诉了他,这导致他在接下去的5年里一直被限高。

除此之外,他无法与同事出差,也无法带家人乘坐高铁、飞机出游。有一次他用本人的银行卡在取款机取款记错了密码导致卡被锁,到柜台解锁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人脸对不上,需要他想办法证明身份。

所幸的是,一位名叫李俊的摄影师找到了党文杰,在他与律师的帮助下,党文杰于今年7月29日的时候被解除“限高”。8月份的时候,李俊将党文杰的经历拍成视频发布到了网上,引起了关注。渭南市公安局还专门成立了核查组调查此事。

这里也稍微提一下,这位摄影师之所以会帮助党文杰,是因为他之前曾在成都的时候,被一个叫“党文杰”的人诈骗过。

不过,由于当时办户籍买卖的那个中间经办人几年前已去世,所以这件案子至今都还未能有结果。

02

法律责任:从行政处罚到刑事犯罪

冒名顶替上学,绝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谴责对象,更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规定:

“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具体到冒名顶替上学这一行为,可能涉及以下法律责任:

  1. 行政责任:根据《居民身份证法》,冒用他人身份证或购买、出售、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公安机关可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十日以下拘留,并没收违法所得。

  2. 刑事责任

    • 盗用身份证件罪:在需要提供身份证明的场合,如使用盗用的身份证且情节严重,可能构成盗用身份证件罪,面临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 其他关联犯罪:如果冒用行为同时触犯其他更严重的罪名(如诈骗罪),将按较重罪行定罪。如冒用他人身份逃避法律责任(例如醉驾后冒用他人驾照),可能同时构成危险驾驶罪和盗用身份证件罪,实行数罪并罚。
03

教育公平的反思

冒名顶替上学事件频发,不仅严重侵犯了被顶替者的合法权益,更对教育公平和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大冲击。这类事件的发生,暴露出以下问题:

  1. 制度漏洞:在党文杰的案例中,户籍和学籍管理的漏洞让冒名顶替成为可能。虽然近年来相关制度不断完善,但历史遗留问题仍需妥善解决。

  2. 权力滥用:一些案例中,公职人员利用职权之便,为冒名顶替者提供便利,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

  3. 社会诚信体系缺失:冒名顶替行为的屡屡发生,反映出社会诚信体系的薄弱。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是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的重要手段。

04

结语:守护教育公平,维护社会正义

冒名顶替上学事件的频频曝光,引发了全社会对教育公平的深刻反思。正如党文杰所说:“我只想讨回属于我的人生。”每一个人都应该享有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机会,任何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惩。

面对冒名顶替上学这一顽疾,我们需要: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
  • 加强户籍、学籍管理,堵住制度漏洞
  • 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 提高公众法律意识,鼓励受害者勇敢维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守护教育公平,维护社会正义,让每个人都能在阳光下追逐自己的梦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