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专家教你科学洁耳法
耳鼻喉科专家教你科学洁耳法
错误的洁耳方式不仅不能保护听力健康,还可能带来伤害。耳鼻喉科专家提醒,过度掏耳朵可能导致鼓膜穿孔、感染或耳垢栓塞,严重时甚至影响听力。那么,如何科学清洁耳朵呢?
错误的洁耳方式有哪些?
很多人习惯用棉签、挖耳勺等工具清理耳朵,但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可能暗藏风险。错误的洁耳方式主要包括:
过度使用棉签:棉签会将耳垢推得更深,可能导致耳道堵塞,甚至损伤鼓膜。
使用尖锐工具:如牙签、发夹等,这些工具容易造成耳道划伤或鼓膜穿孔。
频繁掏耳朵:过度清洁会破坏耳道的自洁功能,反而增加感染风险。
科学洁耳方法
耳鼻喉科专家建议,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自行清理耳道内部。如果感到不适或有耳垢积聚,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安全清理。以下是一些科学的洁耳方法:
温水冲洗法:如果确实需要清理,可以用温水轻轻冲洗外耳道,但切记不要用力过猛,避免水流进入耳道深处。
使用耳垢软化剂: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专门的耳垢软化剂,帮助耵聍自然排出。
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或洗澡后应及时擦干耳朵,避免水分滞留导致感染。
日常护理建议
减少掏耳频率:不要频繁掏耳朵,让耳朵自然清洁。正常情况下,耳垢会随着咀嚼和说话动作自然排出。
选择合适的清洁工具:如果需要清洁外耳,建议使用柔软的毛巾或专用的耳道清洁棉片,避免使用硬质工具。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耳部干燥,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定期检查: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耳部健康检查,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听力筛查。
特殊情况处理
耳垢栓塞:如果出现耳垢积聚、听力下降等症状,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使用吸引器、耵聍钩等工具进行清理。
进水处理:耳朵进水后,可以尝试单脚跳跃帮助水分排出,或用干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口。
听力下降:如果发现听力下降,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科学洁耳不仅能预防疾病,还能提升生活质量。如果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