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自动酿酒综合征:克雷伯菌是罪魁祸首?
揭秘自动酿酒综合征:克雷伯菌是罪魁祸首?
2020年4月的一个深夜,在比利时布鲁日的小镇上,一位47岁的男子结束了一天的啤酒厂工作,驾车回家。他的车平稳地行驶在小镇的公路上,音乐轻轻地流淌在车厢里,路灯洒下昏黄的光。
但就在拐过一个弯道后,他的生活突然"翻车"了。"先生,请靠边停车。"警车的闪灯在夜色中刺眼,执法人员走过来,例行酒精测试——在这个啤酒文化浓厚的国家,这再正常不过了。几分钟后,酒精测试仪上跳出的数值让所有人都傻了眼:0.2毫克!这可是法定限值的2倍还多!
"我根本没喝酒!"男子一脸无辜,他的声音带着困惑和委屈。然而,仪器显示的数据冰冷无情,警方没有理会他的辩解,只能把他带回去。更令人崩溃的是,一个月后,他又一次被拦下,酒精数值依旧惊人。
这位男子的遭遇并非个例。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因为"自动酿酒综合征"(Auto-Brewery Syndrome,简称ABS)而陷入类似的困境。这种罕见的疾病,让患者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体内自行产生酒精,导致醉酒症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克雷伯菌,可能是引发这种疾病的元凶之一。
什么是自动酿酒综合征?
自动酿酒综合征,顾名思义,就是身体在"自动酿酒"。具体来说,是人体肠道内的某些微生物,如酵母菌和细菌,将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包、糖分等)发酵成乙醇(即酒精)。这些酒精被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液酒精浓度升高,从而产生醉酒症状。
这种病症最早在20世纪初就有零星记录,但直到1970年代才引起广泛关注。当时医生注意到一些患者体内有异常的乙醇生成,但他们并没有饮酒。近年来,随着医学检测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对自动酿酒综合征有了更多的了解。
克雷伯菌:隐形的酿酒师
克雷伯菌(Klebsiella)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属于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它通常存在于人的呼吸道、口腔和胃肠道表面,一般情况下不会致病。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免疫力下降、肠道菌群失调等,克雷伯菌会大量繁殖,并利用我们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发酵生成乙醇。
2023年5月发表在《EBio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肺炎克雷伯氏菌及其同属的其他两种克雷伯氏菌能够引起ABS。研究者从ABS患者肠道菌群中分离出这三种高产酒精的克雷伯氏菌,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它们的致病性。当这些细菌与果糖一起喂给无菌小鼠时,仅需8天就能诱发自动酿酒综合征。
诊断与治疗:一场艰难的战役
自动酿酒综合征的诊断并不简单,因为它实在太罕见了。很多医生甚至从未听说过这种病。想要确诊,患者需要在未饮酒的情况下进行空腹血液酒精含量检测。之后,医生会让患者摄入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随后检测血液中乙醇的变化。
治疗ABS同样是一个挑战。起初,医生可能会尝试使用口服抗真菌药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但有时这些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在一些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采用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这种较为激进的治疗方法。通过将健康人的粪便(经过特殊处理)移植到患者的肠道内,重建健康的肠道菌群,达到治疗肠道失调性疾病的效果。
饮食调整:预防的关键
饮食因素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生长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简单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乳果糖)能促进其生长,而复杂碳水化合物(如纤维)则能抑制其生长。因此,对于ABS患者来说,调整饮食结构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减少简单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同时,保持均衡的营养摄入,避免过度限制碳水化合物导致的营养不良。
结语:关注肠道健康
自动酿酒综合征虽然罕见,但其背后反映的肠道菌群失调问题,却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肠道菌群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从消化吸收、免疫调节到心理健康,都离不开一个平衡的肠道环境。
如果你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醉酒症状,或者身边有人说你有酒味,却根本没有喝酒,请及时就医检查。也许你的肠道里正有一个"隐形的酿酒厂"在悄悄运作。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可以重新找回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