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湖南电力:大数据+卫星监测+无人机,打造立体化防山火体系
国网湖南电力:大数据+卫星监测+无人机,打造立体化防山火体系
“500千伏石岗线通道环境良好,未发现烧荒、祭祖等山火安全隐患。”4月3日,国网湖南超高压输电公司运维人员在500千伏石岗线沿线开展无人机防山火特巡,这是湖南电网运用高科技手段打好清明防山火前哨仗的一个缩影。
面对清明期间村民烧荒、祭祖等传统活动带来的山火隐患,国网湖南电力创新应用大数据、卫星监测、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构建起立体化防山火体系,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跨越。
电网山火密度预测:未雨绸缪的“先知”
电网山火密度预测技术是国网湖南电力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技术通过分析历史山火数据、气象信息、植被分布等多维度数据,建立大数据模型,能够提前预测山火高发区域和时段,为防山火工作提供精准指导。
“这项技术就像‘先知’一样,让我们能够提前部署防山火力量,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国网湖南电力防灾减灾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多源卫星火点监测:全天候的“天眼”
在山火监测方面,国网湖南电力建立了多源卫星火点监测系统。该系统整合了多颗卫星的遥感数据,能够实现对火点的全天候监测。一旦发现火点,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为快速处置争取宝贵时间。
通道可视化智能识别:输电线路的“守护神”
针对输电线路通道的监测,国网湖南电力自主研发了通道可视化智能识别算法模型。该模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自动识别输电通道内的异常情况,如烧荒、祭祖等山火隐患,以及树木倾倒、违章建筑等其他风险。
目前,这一算法模型已在输电全景监控平台成功部署应用,覆盖全省3.5万余套输电通道图像监测装置。据统计,该系统大幅提高了复杂场景下的识别率,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国网湖南电力还在积极布局更先进的监测手段。由该公司牵头设计的专门用于电网山火监测的小卫星已完成设计评审,进入建设组装阶段。这颗小卫星将为山火监测提供更精准、更及时的数据支持。
科技创新正在为传统电力行业插上科技翅膀。国网湖南电力通过自主研发的系列“黑科技”,不仅有效提升了防山火工作效率,更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