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急性颅内血肿的外科处理原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急性颅内血肿的外科处理原则

引用
39健康网
1.
https://m.39.net/sj/a_n2snmj7.html

急性颅内血肿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急症,需要及时和恰当的外科处理。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外科处理方法,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钻孔引流术、脑室穿刺引流术和颅内压监测等。

开颅血肿清除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是通过直接进入颅腔进行血肿移除,以减轻对大脑的压力。这种手术适用于急性颅内血肿导致严重压迫的情况。

去骨瓣减压术

去骨瓣减压术是在原切口扩大直视下切除约3cm×3cm大小骨瓣,即刻开放硬膜,探查明确出血点后予确切止血。随后逐层缝合硬膜、肌层及皮肤,加压包扎头部。该手术主要用于因外伤引起的颅内高压患者,在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若存在颅内高压,则需行去骨瓣减压术。

钻孔引流术

钻孔引流术是使用特制的钻头在特定位置钻孔,并插入引流管至血肿内部进行持续引流。此方法常用于无法立即手术的大体积血肿或某些特殊类型的血肿。

脑室穿刺引流术

脑室穿刺引流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穿刺第三脑室前部或侧部建立通道,将导管置入脑室内引流出积聚的脑脊液和血液混合物。该技术可用于缓解由脑室内积血所致的颅内高压状态。

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监测是将传感器置于颅内以连续测量颅内压力的一种侵入性方法。该监测通常在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后常规应用,以指导临床决策和管理颅内高压。

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案,都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意识水平和生命体征。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如呋塞米等利尿剂或甘露醇等高渗溶液,以辅助控制颅内压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