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古迹遗址日:探秘重庆钓鱼城
国际古迹遗址日:探秘重庆钓鱼城
在第38个国际古迹遗址日之际,让我们一起探访重庆合川区的钓鱼城遗址。这座被誉为“上帝折鞭处”的古战场遗址,不仅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钓鱼城位于嘉陵江南岸,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军事设施遗迹和自然景观。这里曾发生长达36年的“钓鱼城之战”,见证了南宋军民以弱胜强的奇迹。
历史见证:36年抗战的军事奇迹
钓鱼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公元1243年,南宋四川制置使余玠采纳播州人冉琎、冉璞的建议,在钓鱼山上筑城,并迁合州及石照县治所于山上。从此,钓鱼城这个名字开始载入史册。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潼川府路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借钓鱼城天险,运用“以攻为守,主动出击”、“耕战结合,坚持抗战”的战略战术,历经大小战斗两百余次,抵御了蒙、元精锐之师,创造了守城抗战36年的战绩。
其中最著名的一战发生在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率军进攻钓鱼城,却在此战中战死。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蒙古对南宋的战略,也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格局。钓鱼城的坚守,使得南宋得以续命20年,为后来的抗元斗争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遗址现状:保存完好的军事设施
历经700多年沧桑,钓鱼城遗址至今保存完好。现存的主要遗迹包括:
- 总长8公里的城墙,蜿蜒起伏于山脊之上
- 8座城门,其中镇西门最为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 南水军码头遗址,展现了当年水军的雄姿
- 兵工作坊、武道衙门、军营、较场等军事设施遗址
- 天池、泉井等生活设施遗址
- 还有文天祥、刘克庄、杨慎等历代名家的摩崖题刻
文化价值:历史记忆与精神传承
钓鱼城不仅是军事重地,更是一座文化宝库。遗址内保存有大量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存:
- 飞来寺始建于1945年,因寺中“飞来佛”而得名
- 护国寺前的“护国名山”石坊,为清代道光年间所建
- 北宋石曼卿的“佛号”题刻,被誉为钓鱼城“摩崖三绝”之一
- 南宋王休的“一卧千古”题刻,展现了宋代书法艺术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记录了历史,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
未来展望:申遗之路
近年来,钓鱼城遗址的保护和申遗工作稳步推进。2012年10月,钓鱼城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5月,入选《“十二五”期间重要大遗址名单》。2016年12月,又入选《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
目前,钓鱼城遗址正在积极筹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不仅对符合条件的游客实行免票政策,还开展“助力申遗·合川人在行动”主题活动,邀请游客为申遗签名、留言。
结语: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在国际古迹遗址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钓鱼城遗址不仅是重庆的骄傲,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展现了古代军事智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它们真实地、完整地传给子孙后代,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