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断舍离》:如何摆脱有害社交?
《人际断舍离》:如何摆脱有害社交?
《论语》中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句话告诉我们,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对我们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会给我们带来正能量,让我们变得更好;而有些人则会消耗我们的精力,影响我们的情绪。那么,哪些人是我们应该远离的呢?
打压你的人:让你自卑的隐形杀手
身边总有一些人喜欢拿你的短处开玩笑,甚至嘲笑你。他们可能会说:“你怎么这么敏感,不就是个玩笑吗?”但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你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逐渐失去信心。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青蛙放在一个瓶子里,瓶口放上一块透明的玻璃。青蛙每次跳起来都会撞到玻璃,渐渐地就不再尝试了。即使后来把它们放到一个没有瓶盖的瓶子里,它们也不会再尝试跳出瓶口。
作家李尚龙曾说:“人生顺利‘避雷’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消耗你生命的人。”所以,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而委屈自己,远离那些打压你的人,才能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负能量的人:情绪的传染病
心理学家罗纳德·波德尔说:“情绪,可以像流感那样传播,传递给密切接触者。”一个网站对69万名用户进行的情绪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被推送消极内容的用户,发布的图文往往带有消极悲观的情绪。
情商之父戈尔曼曾说:“情绪具有超强的传染性和扩散性,不仅能从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也会因为一件事蔓延到所有事。”因此,面对负能量的人,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心理去消化,那就果断选择远离。
过于自我的人:关系中的隐形杀手
过于自我的人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于别人的需求,他们往往以“我认为”“我不认为”“我觉得”“我不觉得”等主观看法来回应。与这样的人相处,你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去协调关系。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到:“一个人想要获得幸福,就要实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也就是说,除了自我接纳,我们还需要为他人创造价值,不能过于自私。对于那些缺乏同理心、不懂换位思考的人,我们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
如何摆脱有害社交?
坦诚沟通:分析沟通不畅导致关系破裂的原因,提出积极倾听、坦诚表达等沟通技巧。
承认错误:承认自己在关系破裂中的责任,不要推卸责任或指责对方。
尊重对方的感受: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尊重对方的意见和决定。
保持冷静与理智:在处理关系破裂时保持冷静,不要情绪化或采取过激行为。
寻找共同点:回顾共同经历和兴趣,强调共同价值观念,增进相互理解。
积极寻求第三方帮助:在必要时寻求共同好友或专业人士的协助,提供中立客观的意见和建议。
保持联系:通过电话、短信或面对面的方式保持联系,重建友谊基础。
给予时间和空间:尊重对方的情绪和需要独处的时间,不要过分依赖对方。
真诚道歉:如果自己有错,要真诚地向对方道歉,表达悔改之意。
展示改变:如果之前有不良习惯或行为,要努力改变自己,并向对方展示变化。
避免敏感话题:在重建关系初期,避免谈论敏感话题或争议性问题。
建立共同目标:共同制定一些小目标或计划,增进双方的合作与互动。
尝试新体验:一起尝试新的活动或爱好,增进彼此了解和亲近感。
保持诚实与透明:在交往中保持诚实,避免隐瞒或欺骗行为。
相互支持:在困难时期互相支持与鼓励,共同渡过难关。
接受关系变化:认识到友谊是一种动态的关系,接受关系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学会妥协与宽容:在处理关系问题时学会妥协,宽容对方的缺点和不足。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努力后仍然无法挽回关系,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或人际关系的专业帮助。
尼采曾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学会感知自己的需求,识别那些能与我们同行的人。及时远离那些消耗我们的人,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成长,拥有更健康、更积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