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二院专家解读:30mm实性结节如何应对?
浙大二院专家解读:30mm实性结节如何应对?
“医生,我最近体检发现肺部有个30mm的实性结节,这会不会是肺癌啊?”这是许多患者在面对体检报告时最担心的问题。确实,30mm的实性结节已经达到了肿块的标准,其恶性概率高达64%-82%。因此,及时就医并进行详细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专业解读:30mm实性结节意味着什么?
肺结节是指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阴影。根据密度不同,可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包括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30mm的实性结节属于较大结节,其恶性概率显著增加。
如何确诊?浙大二院专家推荐的诊断流程
影像学检查:高分辨率CT扫描是首选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特征等。对于30mm的结节,如果CT显示有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或空泡征,恶性可能性较大。
痰液细胞学检查:通过检查痰液中的脱落细胞,可以发现癌细胞,有助于早期诊断。
支气管镜检查:对于中央型肺结节,支气管镜可以直接观察气道内情况,并取组织活检。
经皮肺穿刺活检:在CT引导下,通过皮肤穿刺获取结节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
PET-CT:对于难以定性的结节,PET-CT可以帮助判断结节的代谢活性,进一步评估良恶性。
治疗方案:手术是首选
一旦确诊为恶性结节,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案。根据结节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或楔形切除。手术方式包括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手术,其中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的主流选择。
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可能需要辅助放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或免疫治疗。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立体定向放疗(SBRT)或消融治疗。
患者经历分享:积极面对是关键
一位35岁的患者在体检中发现10mm的肺结节,半年后复查已增大至13mm。经浙大二院胸外科专家诊断为混合磨玻璃结节,形态不佳,高度怀疑肺癌。患者及时接受了胸腔镜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期肺腺癌1A2期,无需后续治疗。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定期复查无异常。
另一位患者在发现3mm肺结节后,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中医调理,成功使结节消失。这说明,除了积极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也非常重要。
专家建议:定期复查,早诊早治
肺结节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对于30mm的实性结节,建议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即使最终确诊为恶性,只要及时治疗,5年生存率仍可达到77%-92%。
最后,提醒广大读者,面对肺结节不要过度焦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定期体检,遵医嘱进行复查和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肺结节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