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鲍岛:失落的文化地标能否重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鲍岛:失落的文化地标能否重生?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N5TI4KI0519QIKK.html?spss=dy_author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0A04HVY00
3.
https://m.douban.com/note/862356981
4.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63252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9415714841855805
6.
https://beijing.qianlong.com/2025/0127/8423948.shtml
7.
http://www.qccia.com/news/news-qingdao/2024/0223/22941.html
8.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46055350274425383/
9.
https://news.dayoo.com/china/202501/30/139997_54781822.htm

大鲍岛,这个承载着青岛人无数回忆的地方,在旧城改造的洪流中迷失了方向。古建筑修复不够精细,新建筑风格又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业态单一缺乏吸引力,导致人流稀少,活力不再。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未来的路在何方?

01

百年鲍岛:历史与文化的交汇

大鲍岛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全长1500米,占地41.7万平方米,是青岛历史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见证了青岛的百年沧桑,中西合璧的里院建筑风格独特,保留了永春记院、三合顺院等历史建筑,孙中山、老舍等名人也曾在此留下足迹。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必须留屋、留人,尤其是留中青年人。留人就必须有产业,有工作机会,生活条件也要跟得上时代需求。”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的话道出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关键。

02

改造困境:新旧交融中的迷失

近年来,大鲍岛进行了大规模的保护更新工程,整体招商率超过80%,2024年客流量达1662万人次。然而,热闹背后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 业态单一:虽然引进了111家商户,但多为餐饮和零售,缺乏文化体验和特色业态
  • 新旧不协调:部分新建筑风格与老建筑不和谐,破坏了历史风貌
  • 缺乏持续运营:节庆活动虽多,但日常吸引力不足,未能形成持续的人气
03

他山之石: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之路

成都宽窄巷子、乌镇、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 深挖文化IP:包头通过“走西口”文化主题,打造文旅新地标
  • 节庆活动提升曝光:成都宽窄巷子通过城市营销提升知名度
  • 注重原住民参与:香港在改造中让原住民担任志愿者,讲述街区故事
  • 引入多元业态:乌镇通过戏剧节等文化活动吸引游客
04

未来之路:让大鲍岛重现辉煌

要让大鲍岛重现往日辉煌,需要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注入新的活力:

  1. 打造文化IP:深挖青岛里院文化,打造独特的文化体验项目
  2. 持续运营:通过节庆活动、文化演出等保持街区活力
  3. 多元业态:引入文创、民宿、艺术空间等多元业态
  4. 原住民参与:保留部分原住民,保持街区的生活气息
  5. 细致规划:新建筑风格要与老建筑协调统一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必须留屋、留人,尤其是留中青年人。留人就必须有产业,有工作机会,生活条件也要跟得上时代需求。”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的话道出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关键。

大鲍岛的未来,需要在保护与发展中找到平衡。只有这样,这个承载着青岛人记忆的地方,才能真正成为一座“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的文旅新地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