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健康指南:从饮食到作息的全方位攻略
春节健康指南:从饮食到作息的全方位攻略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美食,亲朋好友也会频繁聚会。然而,欢乐之余,一些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据统计,春节期间是急性胰腺炎、肠胃炎等疾病的高发期,不规律的作息和过度的饮食往往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隐患。因此,掌握一些实用的健康小妙招,对于享受一个既欢乐又健康的春节至关重要。
饮食健康篇:吃出健康,享受美味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春节期间,面对丰盛的美食,很容易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然而,这种饮食方式会给肠胃带来巨大负担,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胆结石等疾病。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于康建议,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如果感到胃部不适,可以尝试喝一碗热乎乎的萝卜汤,有助于解腻助消化、改善胃肠功能。
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春节期间的饮食往往偏向油腻和高热量,容易忽视营养均衡。中日医院营养科技师建议,每餐应包含主食、动物性食品、蔬菜豆类、菌藻类、薯类和新鲜水果。具体来说,成年人每日应摄入40-75克畜禽肉、40-75克水产类、40-50克蛋类、300-500克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占50%以上)。肉类应选择易消化、脂肪含量低的鱼、虾、鸡肉等,避免过多摄入动物内脏。
饮酒有度,保护肝脏
亲友相聚时,饮酒在所难免。但过量饮酒会严重损害肝脏健康,甚至可能导致消化道大出血。专家建议,如果必须饮酒,可以先喝一杯酸奶保护胃黏膜,选择低度果酒,避免高度烈酒。饮酒时要慢慢喝,边吃边喝,饮酒后可喝一些蜂蜜水、茶水,有助于解酒。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期间绝对不能饮酒。
作息规律篇:充足睡眠,精神饱满
保持规律作息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聚餐娱乐等活动容易打乱正常的作息规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副主任董霄松建议,公众应尽量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时间控制在7-8小时。即使守岁,也不建议通宵不睡,特别是对于体弱、睡眠不好的群体,熬夜可能带来较大的身体负担。
调节室内环境
冬季室温过低容易受寒,过高则会影响睡眠质量。专家建议,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2度,儿童和老人可适当调高。选择合适厚度的被子,避免过厚影响呼吸和睡眠质量。冬季应注意适当增加活动量,保持室内通风。
健康防护篇:预防为主,安全过节
个人防护,预防传染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春节期间需关注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时,建议科学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勤洗手,避免触摸眼、鼻或口。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应及时就医,减少社交活动。
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聚餐机会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也随之上升。建议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注意生熟分开。外出就餐时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避免食用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喝生水,不食用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
安全使用取暖设备
春节期间也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车辆停放在车库、地下室时,不要让汽车引擎持续运转。若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应立即开窗通风,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并及时就医。
除了上述注意事项,春节期间还应注意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瑜伽等。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刷牙漱口。多喝温水,可以饮用银耳雪梨百合水、陈皮普洱茶等养生茶。
总之,春节虽然是一个欢乐的节日,但健康始终是最重要的。通过合理的饮食、规律的作息和适当的防护措施,我们可以享受一个既欢乐又健康的春节。记住,健康的身体才是享受节日快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