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村主任实名举报村支书贪腐:审计查实多项指控,仅获党内警告引发争议
龙口市村主任实名举报村支书贪腐:审计查实多项指控,仅获党内警告引发争议
近日,山东省龙口市北皂前村主任谢恒愉持续实名举报原村支书谢德聚涉嫌贪污腐败的问题引发广泛关注。谢恒愉在2017年当选村委主任后,公开揭露谢德聚在任职期间存在的侵占集体资金、公款私存、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尽管审计部门已查实多项指控,但谢德聚仅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未被进一步惩处。
举报内容:直指村支书贪腐
谢恒愉在举报材料中详细列举了谢德聚的多项违法违纪行为:
侵占集体资金:谢德聚利用职务之便,将村集体资金转入个人账户,用于个人消费和投资。
公款私存:将村集体收入存入个人银行账户,逃避监管。
偷逃税款:在村集体经营活动中,通过虚开发票、隐瞒收入等方式偷逃国家税款。
滥用职权:未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擅自决定重大事项,包括土地承包、工程建设等。
调查进展:审计证实多项指控
接到举报后,龙口市审计部门介入调查,查实了谢恒聚的多项违法违纪行为:
侵占集体资金:经审计,谢德聚共侵占村集体资金达数十万元。
公款私存:发现多个村集体收入被存入谢德聚个人账户。
偷逃税款:查实多笔收入未依法纳税,涉及金额较大。
滥用职权:多项重大决策未履行民主程序,存在暗箱操作嫌疑。
处理结果:党内警告引发争议
尽管审计部门查实了多项指控,但谢德聚仅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未被追究刑事责任,也未被罢免职务。这一处理结果引发村民强烈不满,谢恒愉表示将继续向上级部门反映,要求对谢德聚进行更严厉的惩处。
案件反思:基层反腐任重道远
这起案件反映了当前农村基层治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监督机制缺失:村支书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容易滋生腐败。
制度执行不力:村务公开、民主决策等制度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法治意识淡薄:部分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淡薄,存在“村官大于法”的错误认识。
问责力度不足:对基层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难以形成有效震慑。
专家建议:完善基层监督体系
针对农村基层腐败问题,专家建议:
完善监督机制:建立村一级纪检监察机构,实现监督全覆盖。
强化制度执行:严格执行村务公开、民主决策等制度,防止权力滥用。
加大惩处力度:对基层腐败行为零容忍,依法从严惩处。
提升法治意识:加强基层干部法治教育,树立法治思维。
这起案件再次敲响了基层反腐的警钟。正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所示,今年1月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7.7万人,同比去年全年增长26.2%。这表明,基层反腐形势依然严峻,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