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角度」碰上水彩画:让数学「艺」起来
当「角度」碰上水彩画:让数学「艺」起来
如何让数学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可以在生活中随时运用的工具?许多孩子对数学存在著厌恶和恐惧,尤其面对复杂的计算和抽象概念时,他们常感到焦虑和无助。透过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孩子們不仅能够实际应用数学知识,亦能在视觉艺术中找到表达的乐趣。
图片來源:莊雅婷
孩子心目中的數學
许多孩子对数学存在著厌恶和恐惧,尤其面对复杂的计算和抽象概念时,他们常感到焦虑和无助,逐渐累积对无法理解问题的挫败感。尽管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具实用性,又数学的逻辑结构和系统性虽具吸引力,但卻使部分孩子感到无法掌握,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的排斥感。
有些游戏化学习和互动活动的推广使部分孩子开始将数学视为一种乐趣,然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数学的恐惧感仍然难以忽视。
「重複練習」很重要,但並非只有一種方法
近期数学课正在学习使用「量角器」,这与过去孩子们熟悉的直尺、三角板颇有差异,因此我们花了許多时间认识这项工具、了解使用步骤等;在基础概念形成后,接着就进入重复练习的阶段。
数学的「重复练习」在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但有效的练习方式並非只有一种——传统的「题目练习」能帮助学生熟悉各种数学概念和公式,而「游戏化学习」则能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让重复练习变得更有趣。此外,「跨学科学习」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解题能力。
「游戏化学习」是孩子们普遍喜欢的学习方法,但相比於其他方式,游戏化学习较接近形成性评量,对于量化学习成果的助益则不高。尤其游戏化学习容易沦為只游戏而未学习,加上授課时间稍难掌控,我认为「跨学科学习」会是更佳的选项。鉴于我所教授的科目多元,含括国语、数学、艺术、健康等,我想,借助其他学科来扶持数学的学习,会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跨学科的数学教学,让数学「艺」起来
重复练习的题目如何设计?考虑到「角度测量」与图形概念接近,又双语艺术课正要进行留白水彩画的创作,不如就结合两者吧!
藉由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实际应用数学知识,亦在视觉艺术中找到表达的乐趣。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数学技能,也增强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最终,我们的目标是期待透过这样的跨学科实践,不仅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让数学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可以在生活中随时运用的工具。这样的学习经验促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创造力的激发,让每位孩子都能在数学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
步骤一:将纸胶带黏贴在图画纸上,作为预备用白的部分(注意:纸的四周先以纸胶带框起来)
图片來源:莊雅婷
步骤二:用粗水彩笔沾满水,将整张图画纸沾湿
在这个步骤,若能以更粗的笔刷(如:烤肉醬的刷子、油漆刷)取代水彩笔,能避免水彩笔施力过于集中导致纸张破损。
步骤三:沾取适量颜料,「点」在两条纸胶带的交會处
在这个步骤的实施阶段,我增加了另一项挑战:学生须先判断两条纸胶带所夹出的角度为「锐角」、「直角」或是「鈍角」,分别以不同色系呈现自己的判断。(例如:将所有锐角填入暖色色系、将所有钝角填入冷色色系、将直角填入黑色)
图片來源:莊雅婷
图片來源:莊雅婷
步骤四:待水彩画晒干后,将纸胶带轻轻撕下
务必等到画作完全晒干才撕下纸胶带,否则容易连图画纸一起撕破。
步骤五:用量角器测量水彩画中的每个角度,并以签字笔记录出来,完成「角度艺术画」作品。
宸萱用暖色系表示锐角、用冷色系表示钝角、用绿色表示直角。图片來源:莊雅婷
铃兰用暖色系表示锐角、用绿色表示直角(这幅作品没有钝角)。图片來源:莊雅婷
若诗用暖色系表示锐角、用绿色表示钝角、用黄色表示直角。图片來源:莊雅婷
标上角度的水彩画成品特写。图片來源:莊雅婷
标上角度的水彩画成品。图片來源:莊雅婷
本文原文来自亲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