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推荐:便秘判断与预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推荐:便秘判断与预防

引用
人民网
12
来源
1.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827/c14739-40306900.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65541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5A06G4M00
4.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15039
5.
http://ha.people.com.cn/n2/2024/1106/c378397-41033326.html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06A03WRW00
7.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0802e9bdfe7e0cfd2991e466a2c7df8c
8.
https://www.hlj.gov.cn/hljapp/c116063/202405/c00_31737352.shtml
9.
https://ny-fsa.com/health/%E4%B8%AD%E5%8C%BB%E8%B0%83%E7%90%86-%E4%BE%BF%E7%A7%98/
10.
https://www.heal-medical.com/sc/tips-and-knowledges/what-to-do-about-constipation-doctors-recommend-doing-these-things-regularly/
11.
https://npower.heho.com.tw/archives/241375
12.
https://ny-fsa.com/health/%E4%BE%BF%E7%A7%98%E6%80%8E%E4%B9%88%E5%8A%9E/

根据《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0%~10.0%,全民中大约有5000万成人正在受到便秘困扰。随着年龄的增长,便秘的患病率也会逐渐升高,7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达23.0%,80岁以上可达38.0%,女性慢性便秘患病率高于男性。

01

便秘的诊断标准

便秘,是一种(组)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以及排便困难。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和需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

根据罗马IV诊断标准给出的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

1.必须包括下面2项或2项以上:
1)至少 25%的时间排便感到费力
2)至少 25%的时间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
3)至少25%的时间排便有不尽感
4) 至少25%的排便时间有肛门直肠梗阻或堵塞感
5)至少25%的排便时间需要手法辅助(如用手指协助排便、盆底支持)
6)每周自发性排便少于3次
2.不使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
3.不符合便秘型肠易澈综合征(IBS-C) 的诊断标准

02

高发人群分析

老年人容易便秘,一是因为年龄大了,吃饭量减少后,便量也会减少,便意也会减少,所以老人排便次数会变少,易出现便秘;二是老年人胃肠功能较弱,肠蠕动速度缓慢,也易导致便秘。此外,摄入膳食纤维减少、缺乏运动、合并多种疾病和多重用药也是老年人发生便秘的重要原因。

女性便秘,多是与活动量少、缺乏运动,肠道蠕动缓慢有关。女性常常因为工作等原因忍着不排便,长此以往,这种不规律的排便习惯就容易造成便秘。还有一些女性进食量少,也会造成大便量少,便意减少。此外,便秘在女性妊娠期非常常见,主要与孕激素、机械性因素和生活方式改变有关。妊娠期由于孕激素作用,胃动素减少导致结肠蠕动减慢;妊娠6个月以上时,子宫增大,压迫肠管,使肠内容物运行障碍;饮食习惯改变和运动减少也参与便秘的发生。

03

预防和治疗方法

  1. 饮食调节
    1、日常生活中要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如蔬菜、水果、麦麸等,可增加肠道内的水分聚集,促进胃肠蠕动;
    2、多食调节肠道菌群的食物,如酸奶、乳酸菌,必要时可口服双歧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类药物,可调节肠道粪便的细菌比例;
    3、多饮温水、蜂蜜水等,早晨空腹可以饮一杯温开水促进肠蠕动;
    4、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般来说,人类有两个“黄金排便时间”:一个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另一个是吃完早饭后的“胃结肠(大肠)反射”。早上起床后,体位由平躺改为直立,大脑给大肠发出“起立反射”的信息,肠道产生一种巨大的蠕动波,帮助你把大便推出来,无需太用力,因此晨起是最利于排便的时机。另外,促进肠蠕动还可以做腹部按摩,方法是:取坐位或立位,右手手掌放于脐上方,左手掌放于右手背上,顺时针方向向小腹部揉动,揉5分钟,然后按逆时针方向再揉5分钟,共做10分钟。

  3. 药物治疗
    积性泻药“肢松药”:增加类便含水量和类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常用容积性药物包括欧车前、聚卡波非钙、非比麸等。
    渗透性泻药:渗透性泻剂产生的肠腔内渗透压梯度可促进水和电解质分泌,从而降低粪便的硬度、增加粪便体积;药物包括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类(如乳果糖、拉克替醇、甘露醇)和盐类泻药(如硫酸镁、柠檬酸镁、磷酸钠和磷酸氢钠)。
    刺激性泻药:通过刺激结肠黏膜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增强肠道蠕动和肠道分泌的泻剂;包括二苯基甲烷类(如比沙可啶,匹可硫酸钠,酚酞类),蒽酮关(如鼠李皮,芦荟,番泻叶,大黄等)、蓖麻油等。

04

中医调理方法

中医认为便秘分为虚证和实症,便秘的形成则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医治疗便秘首先要分清虚实,治疗方法根据不同证型而有所区别。

虚证便秘多因气虚、血虚或阴液不足所致。此类便秘者表现为大便干结、乏力。气虚者需补气、养阴润肠;血虚者则要补血润肠,常用当归、熟地等中药。产后、老年人或久病者常见此类型。

实证便秘多见于肠胃火热或气滞,症状有腹胀痛、口干口臭、小便黄深等。治疗以泻下为主,润肠降气,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排便。

中医主张辨证施治,合理调理方能有效缓解便秘,且不反复。下面介绍6个中医调理便秘的方法,帮助你改善消化系统,恢复肠道健康。

  1. 调整紧张情绪,缓解便秘
    情绪与肠道健康息息相关。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会加重便秘症状,因此保持从容、轻松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冥想、深呼吸或适当的休息来调节情绪,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2. 喝水润肠,促进排便
    便秘的一个常见原因是体内缺水,因此每日补充足够的水分至关重要。中医建议清晨空腹饮500毫升温开水,晚睡前和夜间醒来时再各饮300~400毫升温水。如果在水中适量加入蜂蜜,效果会更佳,有助于润滑肠道、促进排便。

  3. 合理膳食,增加纤维摄入
    饮食是调理便秘的关键,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每日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可选择高纤维食物如玉米和红薯。玉米中的纤维素是精米、精面的4倍,有助于排便顺畅;红薯则具有润肠的功效,蒸熟食用效果更好。核桃仁和花生仁也可以润滑肠壁,改善便秘。

食材推荐:
3.1 嫩玉米
玉米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显著的促进排泄和整肠作用,有助于改善便秘并预防大肠癌。膳食纤维在肠内吸收水分后膨胀,能够增加饱腹感,从而有效预防暴饮暴食,是调理肠胃、保持健康饮食的理想食品之一。

3.2 红薯
富含纤维的红薯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淀粉和纤维素丰富的红薯,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软化粪便,从而有效缓解便秘,特别适合日常食用。

3.3 核桃仁、花生仁
核桃仁、花生仁等坚果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润滑肠道的作用。
核桃仁和花生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润滑肠道,促进肠道蠕动,同时它们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效治疗便秘。

  1. 按摩,促进胃肠蠕动
    中医认为,适当的腹部按摩有助于增强胃肠蠕动,帮助排便。可以每天早晚用手在肚脐周围进行顺时针按摩,依次按摩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区域。此外,每日可做收腹提肛动作,早晚各做60次,能有效促进肠道运动。

  2. 运动,增强排便功能
    运动也是调理便秘的重要方式,尤其是腰部运动有助于提高胃肠蠕动功能。适合老年人的腰部运动有前后弯腰、左右侧弯腰和转腰动作,每天早晚各做60次,能有效促进排便。运动时动作要缓慢,避免过于剧烈。

  3. 定时排便,养成良好习惯
    中医强调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暂时没有便意,也要定时如厕。排便时要放松心态,不要紧张。排便时建议张口呼吸,避免用力过猛,以免引起肛裂、痔疮等问题。特别是老年人,排便时要注意缓慢,不可操之过急,顺其自然最为重要。

如果大便带血,或者持续便秘超过3周,最好去看医生。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长期自行使用泻药也是不可取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