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防骗指南:得荣县检察院教你识破新骗局
“618”防骗指南:得荣县检察院教你识破新骗局
“618”前夕,得荣县检察院开展了一系列反诈宣传活动,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方式,向群众普及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检察官倪华忠表示,随着“618”购物狂欢节的到来,电信网络诈骗也进入高发期,特别是针对消费者的虚假购物、虚假退费/退货等诈骗类型需要特别警惕。
据统计,2021年全球电子商务欺诈损失达到200亿美元,同比2020年增长14%以上。2022年这一数字更是攀升至410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进一步增长到480亿美元。在“618”这样的购物高峰期,诈骗分子更是蠢蠢欲动,以下几种诈骗类型需要特别警惕:
虚假购物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媒体、短信或电话,发布虚假的促销信息,诱导消费者点击钓鱼网站或虚假链接,从而盗取个人信息和财产。
虚假退费/退货诈骗: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或系统故障为由,主动联系消费者办理退费或退货,诱使消费者提供银行账户信息或扫描二维码支付。
刷单返利诈骗:诈骗分子以“兼职刷单”为诱饵,承诺高额回报,诱使受害者进行虚假交易,最终骗取钱财。
冒充公检法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声称消费者涉及违法活动,需要配合调查,并要求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得荣县检察院提醒广大消费者,在“618”期间要提高警惕,注意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透露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特别是要警惕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的情况。
谨慎点击链接: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陌生二维码,避免访问钓鱼网站。
核实身份信息: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时,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身份,不要轻信对方提供的信息。
理性对待优惠:面对各种促销活动,要保持理性,不要被虚假优惠信息迷惑,更不要轻易支付定金或全款。
及时报警求助: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报警,并保存好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
得荣县检察院通过此次反诈宣传活动,不仅提高了群众的防范意识,也为营造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贡献了力量。在“618”期间,让我们携手共筑反诈防线,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