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科学城:东莞经济的新引擎
松山湖科学城:东莞经济的新引擎
2024年,东莞松山湖科学城GDP总量突破1000亿元,跻身全国高新区20强,成为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从昔日的荔枝林,到如今的科技创新高地,松山湖科学城正以“国之重器”集群和创新生态体系,为东莞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科学城规划: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地
松山湖科学城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规划总面积89.78平方公里,其中松山湖园区58.03平方公里,生态园31.75平方公里。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承载着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使命。
“国之重器”集群:科技创新的硬核支撑
松山湖科学城已形成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中国散裂中子源作为我国迄今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工程,已成为科学家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理想探针”。即将开工建设的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将为物理、化学、材料、信息、生物医学等多学科前沿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摇篮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于2024年正式开学,首年招收本科生实现“开门红”,录取学生高考分数均达到或超过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双一流”高校录取线。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将为大湾区发展提供新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支撑。
产业布局: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松山湖科学城已形成以华为为龙头的千亿级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同时布局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已聚集5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包括菲鹏、东阳光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初步形成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管理三大产业集聚态势。
综合配套:打造宜居宜业的科技新城
松山湖科学城不仅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还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科技新城。松山湖科学公园、悠兰里ULAND-松山湖文化艺术街区、松山湖国际人才社区等一批高品质城市配套项目相继建成,为科研人员和企业员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区域联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走廊
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科学资源共建共享、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共同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打造“环巍峨山”科研圈和生活圈。
未来展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科学城
松山湖科学城将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发展定位,全力构建“1+3+N”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支柱”。同时,松山湖科学城将加快打造科技金融示范区,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为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