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英语学习的新趋势
双减政策下,英语学习的新趋势
2021年7月,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政策要求全面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优化作业设计,这不仅改变了学校的教学方式,也引发了家长和教育机构的连锁反应。三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一个明显的趋势:英语学习正在从“量”的堆砌转向“质”的提升。
政策之变:从“减负”到“提质”
“双减”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在英语教学领域,这一政策带来了显著的变化。根据研究显示,当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存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评价笼统等问题,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语言技能。因此,教师需要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性作业,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差异化的任务,以满足其成就动机,激发学习内驱力。
然而,政策的实施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以三年级英语教材为例,新教材难度显著提升,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一开始就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有家长反映:“翻开儿子的新英语课本,我顿感压力山大,这新教材挑战重重,我儿子刚步入三年级,英语还是一片空白,真担心他跟不上节奏。”
应对之策:从“焦虑”到“规划”
面对新教材的挑战,家长和教育机构纷纷采取行动。不少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入校外培训机构,有的选择家教上门,有的则聘请英语专业大学生辅导。据某培训机构负责人透露,开学后英语提升班每日新增一至两个班级,且迅速报满。
教育机构也在积极转型。以某英语培训机构为例,双减后,该机构关闭了较大的校区,保留较小的校区,调整内容,不再搞政策不允许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内容,而是聚焦学龄前的英语启蒙,然后增加了课后托管的业务。即便如此,还是不得不裁员60%以上,雇员从七八十人减少到二十多人。
学习之变:从“应试”到“应用”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英语学习的趋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首先,非虚构类阅读成为新的重点。新高考英语命题中,非虚构类语篇占比达到100%,科技、科普类话题备受青睐。其次,英语学习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新高考不仅去掉了单选题,还将单词、语法考查都融入语篇中,整张卷面都在考阅读理解,包括听力。最后,英语学习需要更早规划。有家长分享了孩子备考KET的经验,建议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培养,提前布局。
未来之路:从“压力”到“成长”
面对这些变化,家长和教育者需要重新思考英语教育的目标。英语学习不应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应该是培养孩子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新教材的改革具有深远意义,孩子未来面临的考试,如高考、四六级等,很多文章都源自英美原版期刊、权威网站和专业书籍。旧教材虽给人熟悉的安全感,但在重大考试中,教材与试卷难度往往脱节。新教材对于家长、孩子和老师可能都会有一段适应期,但长远来看,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是有益的。”
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英语教育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改变了教学方式,更重塑了家长和学生的教育理念。从“减负”到“提质”,从“焦虑”到“规划”,从“应试”到“应用”,英语学习正在走向更加科学、理性和高效的道路。这不仅符合教育的本质,也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