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第一锦江小学:家校携手打造科学教育新高地
麻阳第一锦江小学:家校携手打造科学教育新高地
2024年1月,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第一锦江小学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这一荣誉背后,是学校在科学教育领域持续深耕的成果。近年来,麻阳第一锦江小学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和紧密的家校合作,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教育体系,为培养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教育模式:师资团队与课程体系双管齐下
麻阳第一锦江小学建立了以校长谭永凤为组长的科学教育工作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等专家顾问,以及全校各学科教师。学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成立了人工智能、科学微电影拍摄创作、天文爱好等6个协会,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科学探索平台。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精心编撰了《种子发芽实验》《科技小发明》《探索麻阳长寿食材》等五套校本教材,以及《人工智能》《天文观测》等三套学习教材。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学校开设了层次分明的实验探究课程:一年级学生做种子发芽实验,二年级进行麻阳长寿食材栽培实验,三年级开展小动物养殖活动,四年级学习人工智能和科学微电影拍摄,五年级则专注于创造发明和参加科技创新大赛。
校内外联动:打造全方位科学教育体系
学校在校内建立了“蚁之探秘阁”“小动物探究园”“小博士实验屋”“神奇动物科学坊”等5个科学实验室,并正在完善修建“天文观测站”。同时,学校积极拓展校外教育资源,与麻阳锦江国家湿地公园、霞飞云果园、云端丛林等建立科教基地,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全方位科学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发动家长一起打造家庭科学农场,建设科学基地,实现家校共建共联。这种校内外联动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实践机会。
家校合作:家长助力团为科学教育赋能
为了进一步推动科学教育工作,麻阳第一锦江小学成立了学生个人实验室建设家长助力团。学校通过举办培训会,邀请家长参观校内科学实践探究场所,让家长们全方位了解学校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建设和成果。
在培训会上,校长谭永凤向家长们介绍了学校优秀的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及取得的成绩,并呼吁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带领孩子投身科学探索。家庭实验做得好的家长分享经验,展示了如何引导孩子爱上科学并提升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还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孩子打造专属的科学小空间,并强调让孩子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八大好处:能够把孩子从玩电子游戏和沉迷手机中吸引过来,能够全面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专注力,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成果丰硕:科学教育结出累累硕果
麻阳第一锦江小学的科学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2024年怀化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中,学校教师杨志以《电磁铁》一课荣获一等奖。学生龚智豪和雷奥康在2024年全国纸飞机嘉年华暨“放飞梦想”全国青少年纸飞机通讯赛总决赛中,一举夺得两金一银的优异成绩,并刷新去年小学生组的全国纪录。
此外,学校还荣获了怀化市“优秀科技创新学校”和全国“创新教育特色校”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现了学校科学教育的丰硕成果。
成功经验:低成本、接地气的科学教育模式
麻阳第一锦江小学的科学教育模式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学校在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等方式,实现了科学教育的低成本运作。例如,学校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开展科学实验,鼓励学生观察种子发芽、养殖小动物等,避免了对昂贵设备的依赖。
这种接地气的教育模式,不仅减轻了学校的经济负担,也让科学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麻阳第一锦江小学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学校特别是条件相对薄弱的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麻阳第一锦江小学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紧密的家校合作和全方位的教育资源整合,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教育体系。学校在科学教育领域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也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