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严打虚假网贷App:如何防骗?
警方严打虚假网贷App:如何防骗?
近日,山东、江西、河南、广东等地警方加强对虚假网贷App类诈骗的治理工作,破获多起相关案件。这些虚假网贷App通过假冒知名金融平台、伪造身份文件等方式进行诈骗,给消费者带来巨大损失。专家提醒公众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下载不明来源的贷款App,避免上当受骗。同时,警方呼吁大家积极举报此类诈骗行为,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环境。
虚假网贷App诈骗案件频发,涉案金额巨大
2024年12月,公安部督办的一起重大跨境电信诈骗案件告破。这起案件中,犯罪团伙在缅甸设立诈骗窝点,搭建虚假贷款平台,通过短信和短视频网站推广,诱骗受害者下载虚假贷款App。诈骗分子冒充客服人员,以办理贷款需要缴纳认证金、解冻费等名义,骗取受害者资金。
据警方透露,该犯罪集团内部一度有实施刷单诈骗、网络贷款诈骗、网络交友诈骗、网络赌博、裸聊敲诈等各种犯罪团伙千余人。其中,仅网络贷款诈骗团伙就诈骗了1400余名受害者,涉案金额近6000万元。
虚假网贷App诈骗手法揭秘
虚假网贷App诈骗通常采用以下手法:
虚假宣传:以“无抵押”“低利息”“放款快”等诱人条件吸引受害者。如“额度上限高达20万元”“快至5秒到账”等。
伪造身份:假冒知名金融机构或金融平台,制作与正规App高度相似的虚假App。
收取费用:以各种名义收取费用,如保险费、保证金、激活费、手续费等。一旦受害者转账,立即被拉黑。
修改信息:在受害者操作过程中,诈骗分子会在后台修改银行账号等关键信息,导致资金被转走。
诱导操作:通过电话指导、视频教程等方式,诱导受害者进行转账操作。
警方重拳出击,打击虚假网贷App诈骗
针对虚假网贷App诈骗频发的态势,各地警方加大了打击力度。在上述公安部督办案件中,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被彻底摧毁,首要分子梁某被判无期徒刑,其他骨干成员和参与者也分别获刑。
警方还查获了大量涉案物品,包括藏匿在地下的现金、金条等。据统计,仅在梁某富的出租屋内就收缴了1700多万元人民币。这些犯罪分子不仅面临法律制裁,其家人也因涉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而受到牵连。
如何防范虚假网贷App诈骗?
面对虚假网贷App诈骗的威胁,公众应该如何防范?以下是几点实用建议:
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无抵押”“低利息”等诱人条件,这些往往是诈骗的诱饵。
核实身份:下载App前要核实其真实性,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相关信息。
保护信息:不要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
理性借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盲目借贷。
安装反诈App:及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关注反诈宣传。
谨慎操作: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要在非正规平台进行转账操作。
及时举报: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警方举报。
真实案例:小红书用户被骗经历
一位小红书用户分享了自己的被骗经历。她因急需用钱,通过短视频平台广告下载了一个虚假贷款App。在填写个人信息后,诈骗分子以需要缴纳保证金为由,诱骗她转账300元。随后又以需要人脸验证为由,要求她进行屏幕共享,并让她去京东购买沃尔玛虚拟卡。幸亏她及时发现异常,停止了进一步操作。
另一位02年的用户则陷入了更大的困境。她从最初的少量借款开始,逐渐陷入网贷陷阱,最终欠款高达20多万元。每天被还款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不得不通过节省开支和寻找兼职来应对危机。
这些真实案例提醒我们,虚假网贷App诈骗就在身边,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只有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贷款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如遇可疑情况,请及时拨打反诈专线96110或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