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赵本山退出春晚,暴露了什么问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赵本山退出春晚,暴露了什么问题?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DP5R86305566C0D.html
2.
https://36kr.com/p/2649849869859968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8P3VE005568ZVU.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I9HACG0552C8M0.html
5.
https://www.sohu.com/a/852507444_121948376
6.
https://www.sohu.com/a/848643216_122066679
7.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9A05VWB00
8.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PQ3SP2J05376S8M.html
9.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01-22/doc-inefvcyc7803949.shtml

2013年,当人们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期待着看到赵本山标志性的东北口音和夸张的表情时,等来的却是一张“请假条”。这位在春晚舞台上活跃了24年的“小品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荧幕上。

赵本山的退出,表面上是因为身体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与春晚导演哈文的理念不合。2012年,哈文担任春晚总导演后,赵本山首次缺席。2013年,尽管身体无恙,赵本山还是在距离春晚只有二十来天的时候宣布退出。据透露,这是因为他的作品《中奖了》在审查时被要求大改,赵本山认为与其修修改改面目全非,不如直接退出。

赵本山的离开,不仅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更折射出春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对明星效应的过度依赖。

01

明星效应的双刃剑

近年来,春晚舞台上频繁出现流量明星的身影。从歌舞类节目到语言类节目,从影视演员到网红达人,春晚似乎成了明星们的“秀场”。这种做法虽然能在短期内吸引眼球,但长远来看却弊大于利。

数据显示,2007年之前,赵本山小品每次登场都能带动收视率上涨。其中,2001年的《卖拐》和2002年的《卖车》更是创下45%的收视率纪录。然而,从2007年开始,赵本山小品的收视率开始下滑,甚至在某些年份被其他节目超越。这说明,观众对单一明星的依赖度正在降低,对节目质量的要求却在提高。

02

过度依赖的代价

过度依赖明星效应,导致春晚节目质量参差不齐。许多节目为了迎合明星而牺牲了艺术性,沦为简单的“拼盘演出”。语言类节目失去了往日的锋芒,歌舞类节目则流于表面的华丽,缺乏内涵。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做法正在透支春晚的品牌价值。曾经,春晚是全民期待的文化盛宴,如今却沦为“鸡肋”。许多观众表示,如果没有赵本山等老面孔,春晚就失去了观看的意义。这种依赖心理,恰恰反映了春晚自身的危机。

03

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面对困境,春晚需要做出改变。首先,应该重新审视节目内容,摆脱对明星的过度依赖。与其花费巨资邀请流量明星,不如将资源投入到节目创作中,培养更多优秀的编剧和演员。

其次,春晚应该回归“联欢”的本质。春晚不仅是展示明星的舞台,更应该是普通百姓展现才艺的平台。可以考虑增加群众参与度,让春晚真正成为“人民的春晚”。

最后,春晚需要与时俱进,拥抱新媒体。与其被动接受网络吐槽,不如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可以尝试直播、短视频等新形式,让春晚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赵本山的退出,或许正是春晚转型的契机。与其沉溺于过去的辉煌,不如勇敢面对现实,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春晚才能重新赢得观众的心,再现往日的辉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