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打卡:杨柳青年画,传承人的坚守
新春打卡:杨柳青年画,传承人的坚守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天津杨柳青古镇再次成为游客们打卡的热门地点。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年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民俗内容吸引了众多目光。在古镇的明清街上,一家家年画店铺里人头攒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玉成号画庄。
传承人的坚守
走进玉成号画庄,一位40多岁的男子正在专注地为画纸上的娃娃脸部渲染色彩。他就是霍树青,玉成号画庄的第七代传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的儿子。
“杨柳青木版年画始于明代、盛于清代,与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并称‘南桃北柳’。至今已传承400多年。清朝中期,发展成以杨柳青镇为中心及附近三十二村庄都绘制年画,形成了‘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霍树青向游客们介绍道。
春节里的年画热
2025年春节期间,杨柳青年画迎来了销售旺季。据西青区文化和旅游局杨柳青木版年画研究室负责人胡国平介绍,目前年画民间艺人主要集中在杨柳青镇和张家窝镇,有百余名。今年春节期间,年画销售额预计可达数千万元。
在玉成号画庄,霍树青每天都在忙碌着。他不仅要制作年画,还要向游客讲解年画背后的故事。“杨柳青木版年画,以‘勾、刻、印、绘、裱’五大工艺闻名,每一道传统工序都丢不得,这正是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魅力所在。”霍树青说。
创新与发展的新篇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杨柳青年画再次焕发生机。霍树青的大儿媳张宏,作为杨柳青木版年画“玉成号画庄”第七代传承人,一直在探索年画的创新之路。
“我们这个时代的年画,不能只停留在老祖宗留下的样稿上。我尝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设计出符合年轻人喜好的年画作品。”张宏说。春节期间,画庄推出了龙年专属新年画《钱龙引进八方财》和《团龙》,游客可以亲手体验拓印过程。
传统文化的传承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杨柳青年画,西青区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推动年画进校园活动。目前,已培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市级传承人4名、区级传承人34名,从事年画设计、创作、销售的人员达到2000余人。
“年画虽然传统,但一样可以表现时代精神。”张宏说,“我们不仅要传承,更要发展,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这个充满喜庆气氛的季节里,来杨柳青感受年画艺术,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