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水浒传》董平:从“一直撞”到“双枪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水浒传》董平:从“一直撞”到“双枪将”

引用
网易
13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9S3VG30523I9S2.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2%81%E5%B1%B1%E4%BA%94%E8%99%8E%E5%B0%86/2786362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579834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C%B5%E6%B8%85/4043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MQ1I4U05436WDP.html
6.
https://www.aigamewang.com/zxundetail_23318.html
7.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5%A4%A7%E5%AE%8B%E5%AE%A3%E5%92%8C%E9%81%BA%E4%BA%8B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115/12/42665848_1111130624.s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31/22/37063_1130158650.shtml
10.
https://www.lishimingren.com/all/songchao/dongping.html
11.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s/%E6%B0%B4%E6%BB%B8%E5%82%B3_(120%E5%9B%9E%E6%9C%AC)/%E7%AC%AC071%E5%9B%9E
12.
https://k.sina.cn/article_5044281310_12ca99fde020023khl.html
1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B%8B%E8%8A%B1%E9%81%93%E9%9B%AA

01

从历史到文学:董平形象的演变

《水浒传》中的董平,以其勇猛善战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位列天立星第十五位,是梁山马军五虎将之一,绰号“双枪将”。然而,这个形象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经过历史到文学的演变过程。

历史上确有董平其人,南宋初年唐州的忠义军首领即为其一,但与小说中的形象差异较大。在《水浒传》中,董平被塑造为一个勇猛善战的将领,原为东平府兵马都监,后归顺梁山。他的绰号经历了从“一撞直”到“双枪将”的变化,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文学创作的加工,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武将形象的审美变迁。

02

绰号变迁:从抽象到具体

董平的绰号变迁,见证了文学形象的塑造过程。最早在《大宋宣和遗事》中,他被称为“一撞直”。这个绰号富有象征意义,形容董平在战斗中总是勇往直前、所向披靡。唐代小说《三水小牍》中提到的“周撞子”可作参考:此人作战时不顾一切,左冲右突,屡建战功,虽曾落水险死,但仍以勇猛闻名。

在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董平的绰号变为“一直撞”。这一变化可能是因为“一撞直”作为俚语,在明代显得生涩难懂。而“一直撞”则更易于理解,同时保留了原意,强调董平在战场上的勇猛和果敢。

到了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时,董平的绰号最终定为“双枪将”。这一变化反映了文学创作对人物形象的具体化处理。在小说中,董平被描绘为使用一对长枪的将领,其“双枪”不仅体现了他的武器特色,也成为了他身份的象征。这一具体化的形象更易于读者理解和记忆,也更符合明代读者对武将形象的审美。

03

文学形象:勇猛善战的双枪将

《水浒传》中对董平的描写,展现了他作为“双枪将”的英勇形象。在东平府之战中,董平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董平手举双枪,直追杀入阵,宋江指挥四下军兵围攻,董平在阵中横冲直撞,奋勇杀将出,回城内去了。”

在东昌府之战中,董平更是大显身手。面对擅长飞石的张清,董平展现了非凡的武艺:

“唯独董平手提双枪,拨过了第一颗石子,闪过了第二颗石子,两颗飞石打不到,张清却早已心慌。在此之前,无论是谁,只要张清手中的石子飞来,不是中人,就是兵器中,直到此刻,方知这飞石是可以躲开的。”

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董平的勇猛,也体现了他高超的武艺。他能在战场上左冲右突,躲过致命的飞石,这正是“双枪将”绰号的最佳诠释。

04

文化内涵:勇将绰号的演变

董平绰号的变迁,反映了古代军事文化中对勇将的描述方式。在中国古代,武将的绰号往往与其战斗风格或武器特点密切相关。从“一撞直”到“双枪将”的演变,体现了从抽象特质描述到具体武艺展现的过程。

这种变化反映了文学创作对人物形象的加工。在早期文献中,武将的绰号往往带有抽象的象征意义,如“一撞直”形容董平作战勇猛。而到了明清小说中,武将的绰号则更倾向于具体化,强调其武器特点或战斗方式,如“双枪将”直接点明了董平的武器特色。

这种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对武将形象的审美变迁。明代社会对武将形象的审美更倾向于具体化和视觉化,因此“双枪将”这样的绰号更符合当时读者的审美趣味。同时,这种具体化的形象也更易于读者理解和记忆,增强了文学作品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05

结语:文学与历史的交融

董平的形象融合了历史人物与文学创作,他的绰号变化反映了从抽象特质描述到具体武艺展现的过程,使其成为《水浒传》中极具代表性的英雄人物之一。通过董平的形象演变,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学创作的加工痕迹,也感受到了古代军事文化中对勇将的描述方式,以及社会对武将形象的审美变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