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改名背后:一场关于个人IP保护的启示
李子柒改名背后:一场关于个人IP保护的启示
近日,“李子柒成功改名”的消息登上热搜,引发全网热议。这位拥有9000万粉丝的短视频博主,在沉寂1200多天后,以全新的身份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一场持续三年的商业纠纷画上句点,更折射出个人IP保护的重要性。
从停更到复出:一场漫长的商业博弈
2021年7月14日,李子柒发布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系列的最后一期视频《井盐》。随后,她与合作的MCN机构微念发生商业纠纷,账号陷入沉寂。这场纠纷的核心在于“李子柒”IP的归属权和收益分配问题。据报道,微念公司在合作期间共赚取22亿元人民币,而李子柒仅分得极小部分,这引发了她对合作关系的不满。
经过长达一年半的对峙,2022年12月,李子柒与微念达成和解,公司法人刘同明退出。然而,李子柒并未立即复出,而是选择投身传统文化事业。她先后担任东源木活字印刷文化研究院传播大使,现身成都古蜀蜀锦研究院,并参与“强国熊猫周”宣传视频的拍摄。
改名背后:个人IP保护的深思
2024年11月12日,李子柒突然更新视频,并将身份证上的名字由“李佳佳”改为“李子柒”。这一举动引发广泛关注。改名背后,是对个人IP保护的深思。
“李子柒”这个名字早已超越了一个简单的网红符号,它代表的是传统文化、东方美学生活的代名词。将身份证名字改为李子柒,并与公司法定代表人名字保持一致,无疑是避免法律纠纷和潜在风险,塑造和巩固个人IP的最好方式。
在行业人士看来,李子柒重归“李子柒”是实至名归的,其独特的视频风格、深入人心的内容、高超的技艺和才华、积极的价值观以及广泛的受众基础,让她收获了“长期价值”。要知道,自“井盐”视频后,李子柒虽沉寂三年多,但断更期粉丝却不减反增,全网粉丝量超过9000万,在海外主流平台YouTube上断更三年间也涨粉500多万。
复出之路: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在最新的媒体专访中,李子柒表示,复出是一个多月前临时决定的。虽然这三年没有出现在互联网上,但是一直有自己“复出”的消息传出,为了避免大家的揣测和担心,所以干脆自己站出来,给大家聊聊现在在做什么,将来要做什么。现在大家看到的视频也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加急制作出来的。
对于未来的工作,李子柒表示将主要围绕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而非单纯的商业化运作。从前不久李子柒现身的活动来看,尽管频率较低,但每一次活动都能实现精准触达,既保持了公众关注度,又强化了个人品牌的文化属性。
作为强文化属性的头部博主,李子柒拥有无法代替的文化传播实力。在如今直播带货与短视频几乎融为一体的新网红经济下,能否平衡好“商业”与“文化”的天平是更值得关注的事。
如何合法改名?
李子柒改名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个人姓名权的关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具体流程包括准备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提交申请至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审核流程以及领取结果。整个过程一般需要5个工作日左右。在改名前务必慎重考虑,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李子柒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个人与商业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让人深思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她的回归不仅是个人的胜利,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坚持。在当今这个商业与文化交织的时代,如何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保持对文化的坚守,是每个内容创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