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强教你职场沟通心理学:三个实用技巧提升工作效率
孙大强教你职场沟通心理学:三个实用技巧提升工作效率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孙大强在最近的一次直播中,分享了如何利用心理学技巧提升职场沟通能力。他详细讲解了“拆屋效应”和“强迫选择”等实用技巧,帮助大家更高效地解决问题、推动项目进展。通过这些方法,你可以在工作中更好地与同事沟通,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拆屋效应: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提议
“拆屋效应”这个词汇出自鲁迅的《无声的中国》一文。简单来说,就是先提出一个很大的、难以被接受的要求,接着再提出一个相对较小、更容易被接受的要求,最终使较小的要求更容易得到满足。
在职场中,这个技巧可以应用于多个场景:
项目延期申请:当你需要申请项目延期时,可以先提出一个较大的延期时间,比如40%,然后再退让到实际需要的20%。这样领导会觉得你已经做出了让步,更容易同意你的申请。
方案推广:如果你有一个新方案想要推广,但预感到可能会有阻力,可以先提出一个更激进的方案作为对比。当大家看到更极端的方案时,会更倾向于接受你原本的方案。
为什么“拆屋效应”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心理上会倾向于通过妥协来避免更大的损失或冲突。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显示,先提大要求再让步,成功率可提升30%。
但是,使用这个技巧时也要注意分寸。如果最初提出的要求太过分,对方可能会直接拒绝谈判。因此,关键是要把握好度,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让步是有诚意的。
强迫选择:提高决策效率的利器
“强迫选择”是指通过给出具体选项来促使对方做出决定。相比于开放性问题,选择题更容易得到明确答案。
在职场中,这个技巧可以应用于:
预约上级时间:与其问“您什么时候方便”,不如直接给出两个具体时间选项:“您是明天上午有空,还是后天下午方便?”
方案确认:作为助理,如果你需要上级确认某个方案,可以提供A和B两个备选方案,让上级在其中选择,而不是简单地问“您觉得怎么样”。
使用“强迫选择”时要注意,虽然它能提高决策效率,但过度使用可能会让对方感觉被操控。因此,在使用时要保持真诚和尊重,确保选项是合理且可行的。
镜像效应:增强职场人际关系的秘诀
除了“拆屋效应”和“强迫选择”,还有一个在职场沟通中非常实用的心理学技巧——“镜像效应”。它指的是在与他人互动时,适度模仿对方的行为、表情、语言节奏等非语言信号,以建立共鸣和融洽关系。
在职场中,这个技巧可以应用于:
商务谈判:通过模仿对方的语调和表达方式,让对方感觉被理解和尊重,从而营造积极的谈判氛围。
团队协作:团队成员之间通过“镜像”式的互动,可以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工作效率。
日常人际交往:通过模仿对方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可以让对方在潜意识里产生亲近感,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使用“镜像效应”时要注意自然适度,避免刻意和夸张。同时,要结合语言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呼应,保持真诚和尊重的态度。
通过掌握和运用这些心理学技巧,我们可以在职场中更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工作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技巧不是万能的,关键是要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并始终保持真诚和尊重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