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中医教你睡个好觉
冬季养生:中医教你睡个好觉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朱立国就冬季养生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冬季是养生的重要时期,而良好的睡眠质量是健康的关键。中医认为,失眠不仅仅是睡眠问题,更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在寒冷的冬季,通过中医养生方法改善睡眠质量,不仅能提升生活质量,还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中医眼中的失眠:气血与阴阳的失衡
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认为其主要由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畅等原因导致。当人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时,容易导致肝阳上亢、心火亢盛,使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受阻。此外,阴阳失衡也是造成失眠的重要原因。中医理论认为,阴阳失衡会导致身体无法得到充分滋养,最终引起心神不宁,干扰睡眠。
冬季养生与睡眠的密切关系
冬季养生强调“冬藏”理念,即顺应自然界闭藏规律,注重养肾固精和宁神静志。朱立国院士建议,冬季应保持早睡晚起的习惯,以养阳固阴。同时,睡前用37至38度的温水泡脚10-20分钟,有助于促进睡眠和气血畅通。在饮食方面,应选择温热食物如核桃、黑芝麻、枸杞等,避免过度温补。运动则应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方式,避免剧烈活动。
中医改善睡眠的具体方法
穴位按摩
中医提倡通过按摩特定穴位来改善睡眠质量。以下是一些主要穴位的位置和按摩方法: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左右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中线的交会处。可用拇指按摩,每次10次为一回,早晚各一次。
神门穴:在手腕横纹下,豌豆骨内侧的凹陷处。用拇指掐按,每次5秒钟,早晚各5分钟。
内关穴:手腕横纹正中往上约三指宽,两根肌腱之间。同样用拇指掐按,每次5秒钟,早晚各5分钟。
足三里:小腿外侧,膝盖下方四指宽处。用大拇指按揉,每次1分钟,可连续按揉7回。
中药调理
中医还常用中药方剂来调理失眠。例如,和胃安神方通过黄连、黄柏等药物清热解毒,改善脾胃功能;地黄舒眠饮则通过生地黄、熟地黄补肾益肝,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黄连阿胶汤则能清心泻火,滋阴养血,平衡体内阴阳。
生活习惯调整
除了穴位按摩和中药调理,中医还强调调整生活习惯。冬季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饮食上要避免生冷食物,减少辛辣油腻的摄入。运动方面,推荐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时间宜在阳光充足时进行,以微微出汗为宜。
中医养生改善睡眠的优势在于其整体调理和辨证施治的特点。通过调理气血、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不仅能改善睡眠质量,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在冬季这个养生的关键时期,不妨尝试这些中医方法,为自己打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睡眠环境,迎接新一年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