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陈列馆:一座城市的记忆与荣光
浦东开发陈列馆:一座城市的记忆与荣光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浦东南路地铁站附近,有一栋淡黄色外墙、红瓦屋顶的二层小楼,这里就是浦东开发陈列馆。这栋始建于1956年的建筑,曾是上海总工会东昌区工人俱乐部,1990年5月3日成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所在地,见证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进程。
走进陈列馆,仿佛穿越回30年前的浦东创业史。馆内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包括当年浦东新区开发办公室等新机构的招牌、在延安东路隧道浦东出口设置的路牌,以及上世纪90年代的办公家具、收发柜等。这些实物无声地诉说着浦东开发初期的故事。
在展厅中,一幅1995年6月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重点开发小区规划示意图》引人注目。图中不仅绘出了地铁2号线和现为6号线、14号线的两条“浦东轻轨”,还规划了陆家嘴中心区、竹园商贸区和龙阳小区三片重点开发小区,总面积达3.2平方公里。更有趣的是,图中还规划了两条黄浦江人行越江隧道,并将新国际博览中心的位置标注为“世界博览会”。
二楼展厅展示了1992年中、日、英、法、意五国参与的1.7平方公里陆家嘴中心区城市规划方案。现场陈列的五国设计团队制作的陆家嘴模型十分珍贵。其中,意大利的椭圆形太极方案、日本的条码式超现实设计、中国以东方明珠为核心结合笔直宽阔大马路的方案、英国设计的圆形中央公园和高层环形带、法国的沿江高层楼宇带直角结构,各具特色。而最终的陆家嘴布局,三角形的中心绿地取自法国方案,斜向大道则来自中国方案。
从陈列馆出来,步行约1.5公里即可到达梅园公园。公园西北2门处的“城楼”是拍摄陆家嘴“三件套”的绝佳位置。公园本身也经历了多次改造,从1987年建成的植物景观公园,到2009年恢复为居住区小游园,再到最近的精品城区改造,见证了陆家嘴的发展变迁。
而距离陈列馆不远的陆家嘴软件园,则是浦东开发成果的生动写照。软件园从2001年开始建设,经过10余年开发,建成13栋办公楼宇,总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截至2022年底,园区入驻企业约150家,从业人员近1.6万人。从最初的软件研发基地,逐步转型为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紧密贴合陆家嘴金融中心的整体定位。
浦东开发陈列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城市更新的重要节点。它不仅是游客了解浦东发展历史的窗口,也是市民进行City Walk时的重要打卡点。在这里,人们既能感受到浦东开发初期的艰辛与决心,又能体会到今日陆家嘴的繁华与活力。正如一位游客所说:“站在陈列馆里,仿佛能听到历史与现代的对话,感受到浦东开发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