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推荐:三种中药方改善眼部不适
北京中医药大学推荐:三种中药方改善眼部不适
随着电子产品普及,长时间用眼已成为常态,导致眼干、眼涩、眼疲劳等问题频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医师解萌萌推荐了三种中药方,可有效改善眼部不适。
滋阴明目方
组成:密蒙花、石斛等。
功效:滋阴补肾,明目退翳。
适用人群:玻璃体混浊、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密蒙花性凉,味甘、微苦,归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之效,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多泪、视物不清等症。石斛甘淡而寒,入胃、肾经,能养胃生津、滋阴清热,对缓解眼干涩痛有良好效果。两药合用,可滋阴补肾、明目退翳,适合老年性白内障及玻璃体混浊患者服用。
清肝明目润眼饮
组成:枸杞子、菊花等。
功效:清肝泻火,滋阴明目。
适用人群:干眼病、视疲劳等视频终端综合征相关眼部疾病患者。
枸杞子甘平,入肝肾经,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1等营养成分,可保护视网膜,改善视力模糊。菊花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之效,对缓解眼疲劳、干涩有显著作用。此方作为代茶饮,方便日常饮用,适合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人群。
山楂金银菊茶
组成:生山楂、金银花、菊花。
功效: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平肝明目。
适用人群:头痛眩晕、眼干、眼疲劳患者。
生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能消食化积、行气散瘀。金银花甘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效。菊花甘苦微寒,归肺、肝经,能疏风清热、平肝明目。三药合用,可清热解毒、凉散风热,适合缓解头痛眩晕、眼干、眼疲劳等症状。
除了内服中药,解萌萌医师还推荐了几种外治疗法:
耳穴压丸:适用于炎症性疾病(如急慢性结膜炎、角膜炎)、青少年近视、术前焦虑紧张、术后眼部不适等。
耳尖放血:适用于麦粒肿、结膜炎、高眼压。
中药熏蒸:适用于睑缘炎、干眼症、视疲劳、睑腺炎。
中药离子导入:适用于视疲劳、干眼症及各类眼底疾病,对散光、近视、弱视也有辅助作用。
此外,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科学用眼:
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眨眼、少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定期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不用脏手揉眼,不在昏暗环境下或躺着看书。
物理治疗:可进行眼睛热敷、睑板腺按摩、中药熏蒸、眼贴、针灸等。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进眼泪分泌的药物或人工泪液。
通过内服中药配合外治疗法,可有效改善眼部不适。但需注意,具体用药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配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