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轮胎着火=质量差?80%车主都错了
【原】轮胎着火=质量差?80%车主都错了
在日常的行车旅途中,我们或许习惯了轮胎默默承受的重量与摩擦,却往往忽视了它也可能成为一场灾难的导火索。轮胎自燃现象虽然不是日常驾驶中的常态,但在特定条件下却时有发生,轮胎自燃不仅会损毁车辆,更会对驾驶者和乘客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多地频发
8月16日晚,兰溪服务区衢州方向,一集装箱货车右后轮冒烟起火,司机未察觉。服务区保安察觉后迅速指挥停车并与汽修人员迅速行动,用灭火器和水带灭火降温,成功保护货物。
7月10日12时50分左右,兰海高速2215KM+500M段,一辆载有34吨木板的大货车发生自燃。车辆后侧车轮起火,迅速引燃木板,现场火光熊熊,浓烟弥漫。
6月28日14时37分,云浮交警接报广昆高速槽罐车起火。交警与消防迅速到场,对周边200米双向交通管制。15时20分,火被扑灭,无人伤亡。确认槽罐车非载易燃易爆物,起火因是轮胎自燃。
轮胎“怒火”从何而来?
轮胎自燃事故频频发生,是轮胎质量不行吗?很多人认为轮胎是易燃物,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按照科学定义,易燃物通常指的是燃点在28°C以下的物质,而车用轮胎主要由橡胶等材料制成,其燃点远高于此,大约在130°C左右。
这意味着,在正常情况下,轮胎并不容易因外界温度自燃。即便是直接暴露在明火下,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被点燃。
那为什么会经常出现轮胎自燃事故呢?答案往往隐藏在驾驶习惯与车辆维护的细节之中。
1、过度使用与急刹车:
频繁的急刹车和长时间高速行驶,会导致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就会积聚在轮胎内部,逐渐升高轮毂和刹车系统的温度。
2、超载行驶:
超载不仅增加了车辆的负荷,也加大了轮胎的磨损和发热量。长期超载行驶,轮胎内部温度会急剧上升,增加自燃的风险。
3、刹车系统问题:
刹车鼓散热不良、变形或使用了非标准轮圈,都会导致刹车片在制动过程中过度发热。若司机未能及时察觉并采取降温措施,刹车盘的温度可能迅速攀升至200°C以上,远超轮胎的燃点,极易引燃轮胎,甚至导致车辆自燃。
安全驾驶,预防为先
面对轮胎自燃的潜在威胁,应该如何防范呢?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气压以及刹车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一切处于良好状态。
合理驾驶:
避免频繁急刹车和长时间高速行驶,合理安排行车时间和路线,减少轮胎的过度使用。
遵守载重规定:
严格遵守车辆的载重限制,不超载行驶,确保车辆和轮胎的安全。
轮胎自燃并非轮胎本身质量的问题,而是驾驶行为与安全维护不当的结果。在此呼吁广大车主将安全驾驶的理念牢牢植入于心,出行前要对轮胎进行检查,行驶时要关注轮胎状态,将轮胎自燃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