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孤立: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双重威胁
社交孤立: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双重威胁
社交孤立,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却可能暗藏着巨大的风险。根据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的一项研究,社交连接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心理健康,还会显著增加死亡风险。这项研究调查了50多万人,发现无法经常找到可以倾诉的人相比有正常社交连接的人,死亡风险高出39%。即使是不独居的人,如果朋友或家人从未来访,死亡风险也会增加25%。
心理健康的隐形杀手
社交孤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它会引发一系列负面情绪,如孤独、悲伤和焦虑。对于年长者来说,这种影响尤为明显。黄廷方综合医院高级医疗社工韩胜杰指出,社交孤立在年长者中尤为明显,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社交圈往往会逐渐缩小。导致社交孤立的原因包括失去亲人无法释怀的哀伤、成年子女成家后与孩子的互动减少、失业或退休后缺乏自我价值和开始社交退缩、健康问题及行动不便、自我意识过重或焦虑等心理问题。
社交孤立的早期迹象包括与朋友和家人减少沟通、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失去热情、情绪波动大、自我照顾能力下降以及出现头痛、疲劳等身体症状。及早识别这些迹象,有助于缓解社交孤立带来的影响,并让年长者获得所需的支持。
身体健康的隐形威胁
社交孤立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可能威胁身体健康。《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90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涉及220多万名成年人,发现社交孤立和孤独都明显与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有关。不仅如此,社交孤立还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在患有心血管疾病或乳腺癌的人群中,社交孤立会导致全因死亡的风险进一步增加,而对于乳腺癌患者,社交孤立还会导致癌症特异性死亡的上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研究也证实了社交活动对寿命的影响。研究显示,与从不参加社交活动的个体相比,几乎每天参加社交活动的老年人的总体生存时间显著延长了248%。这一发现进一步强调了社交活动对健康和长寿的重要作用。
打破孤立,重建连接
面对社交孤立的挑战,我们并非无计可施。心理学大师们提供了多种应对策略。弗洛伊德认为,需要在心理治疗中探索个体潜意识深处的需求和冲突,以减少孤独感。班杜拉则强调了社交环境的重要性,建议加强社交联系和人际关系来缓解孤独感。罗杰斯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则指出,个体需要被理解、被接纳和被尊重,而这些正面的人际互动可以帮助减轻孤独感。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
真诚待人:真诚是人际交往中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只有当我们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时,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建立起稳固的人际关系。
积极倾听:倾听是沟通的关键。在社交互动中,我们应该学会放下自己的偏见和预设,全心全意地倾听对方的观点和感受。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还能让对方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
尊重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社交互动中,我们应该尊重这些差异,避免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包容、多元的人际关系。
主动表达:除了倾听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有助于消除误解和隔阂,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和深入。当然,在表达时也要注意方式和语气,避免伤害对方的感情。
持续维护:人际关系需要不断地维护和经营。我们应该定期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在职场上也要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工作的进展。通过持续的努力和付出,我们才能建立起健康、持久的人际关系。
社交孤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但通过科学的认识和积极的行动,我们完全有能力打破孤立,重建连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真诚和善意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