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千年药王的现代新生
新会陈皮:千年药王的现代新生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这句流传已久的民谚,道出了新会陈皮的珍贵价值。作为中国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特产,新会陈皮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中药材或调味品,更是一份承载着千年文化传承的瑰宝。
千年传承:新会陈皮的历史渊源
新会陈皮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时期,据传是凤凰将茶枝柑种子落在新会这片土地上,开启了新会陈皮的传奇。南宋时期,新会人黄广汉和米氏用新会陈皮治愈了杨太后的乳疾,从此广陈皮名声大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橘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辛而甘,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这不仅体现了新会陈皮的自然形态之美,也揭示了其内在的药用价值。
独特品质:地理标志与精湛工艺
新会陈皮之所以珍贵,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严格的制作工艺密不可分。新会陈皮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加工和陈化必须在新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完成。新会陈皮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需要经过七道工序:
选果:最佳采摘时间为每天的上午8点到10点,和下午2点到5点,需要经验丰富的工人根据柑果的成熟度、果实位置进行合理挑选和疏采。
洗果: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污垢,清除掉果皮上残留的农药等有害物质。
开皮:采用对称二刀法或正三刀法,开出完整的三瓣陈皮,注意不要划伤柑肉。
摊软:将果皮平铺在通风且阳光充足的地方,摊放2-4个小时,让果皮自然蒸发掉部分水分。
晾晒:放置在阴凉且通风的地方,让温度的自然风让柑皮的表皮秧化,然后将内蘘朝外表皮朝内,进行反卷。
晒制:天然生晒,接受紫外线的照射,除菌并保留陈皮的活性成分。
仓储:必须经过三年的干仓陈化,环境要保持干净干爽,存放时陶离地离墙离顶,温度和湿度都要控制适宜。
医学价值: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双重认证
新会陈皮的药用价值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其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效。在中医实践中,新会陈皮常用于调理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胸闷咳嗽等症状。现代研究也证实了其科学价值,新会陈皮富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柠檬烯、柚皮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脂降压等功效,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都有保护作用。
现代发展:从“一块皮”到“一条链”
如今的新会陈皮,早已从“一块皮”发展成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据统计,2023年新会陈皮全产业链营收超230亿元,带动全区7万人就业,实现人均增收约2.2万元。新会区正全力推进新会陈皮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持之以恒优化产业布局。在科技创新方面,新会区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团队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新会陈皮工作室,探索政、产、学、研紧密结合,助力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会陈皮,这味传承千年的中药材,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中医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国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发展的生动缩影。在“中国陈皮之都”的新起点上,新会陈皮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