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福鼎市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福鼎市位于福建东北部,素有“北大门”之称,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军民结合产业不仅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有效提升了驻区部队的整体防务能力。福鼎市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历史条件,通过军民两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实现了地方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双赢局面。
低空产业:军民融合的新蓝海
福鼎市在军民融合领域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是低空产业发展。根据《福州市加快推动低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福鼎市作为福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积极布局低空产业链。
按照规划,到2026年底,福鼎市将力争实现低空产业相关企业数量突破400家,组织筛选低空产业10大创新场景,争创国家低空经济示范区。为实现这一目标,福鼎市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通用机场、低空空域管理平台、无人机临时起降点等。同时,福鼎市还注重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开发,重点推进海岛场景、城市维护场景、巡检巡查场景、中短途物流场景、公共服务场景、应对极端天气(台风、暴雨等)海上救援场景、“福”文化场景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政策引领:军民融合的制度保障
福鼎市军民融合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福建省和福鼎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军民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2025年1月,省政府、省军区联合印发《福建省民兵权益保障办法》,从荣誉激励、权益保障、监督检查等多个方面,为参与军民融合项目的民兵和编兵单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时,福鼎市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确保上级政策能够落地见效。
新能源新材料:军民融合的民生实践
除了低空产业,福鼎市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也有军民融合的实践。例如,福鼎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福鼎市管阳溪跨流域引水工程溪头水库等项目,都体现了军民融合的理念。
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当地的供水保障能力,改善了民生,还可能涉及军民两用技术的应用,为驻军提供了更好的后勤保障。
经济效益:军民融合的丰硕成果
军民融合为福鼎市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以低空产业为例,相关企业的快速集聚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军民融合还促进了技术创新,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了福鼎市的产业竞争力。
未来展望:军民融合的广阔前景
展望未来,福鼎市军民融合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国家对军民融合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福建省和福鼎市相关政策的持续加码,福鼎市军民融合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在低空产业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福鼎市有望成为全国重要的低空产业创新高地。同时,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军民融合也将继续深化,为福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