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蛟龙行动》:一部“豪赌”之作的逆袭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蛟龙行动》:一部“豪赌”之作的逆袭之路

引用
新浪网
9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01-20/doc-inefraiz9593964.shtml
2.
https://www.sohu.com/a/854609563_122066681
3.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50202/herald/b717384d55d628cc99a6fd161de4a1ac.html
4.
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4/4729543.html
5.
https://www.sohu.com/a/854771296_128476
6.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31/doc-inehvpzp0818530.shtml
7.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digi/2025-02-02/doc-ineiataz1414498.shtml
8.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B5TUP0051492T3.html
9.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502/82893091.html

2025年春节档,一场没有硝烟的票房大战正在上演。截至2月2日,总票房已突破70亿元大关,然而在这片繁荣景象中,一部备受期待的大片却显得格外落寞——由博纳影业出品的《蛟龙行动》目前仅收获2.22亿元票房,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31.13亿元、《唐探1900》的17.82亿元相去甚远。

作为《红海行动》的续集,《蛟龙行动》承载着博纳影业的厚望。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曾表示,公司已经“把资金全部集中在《蛟龙行动》上”,甚至不惜让其他中小影片停摆。然而,这部斥资10亿元、耗时7年打造的巨制,却在春节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01

制作规模空前,却难获市场青睐

《蛟龙行动》的制作规模令人咋舌。为了呈现真实的潜艇大战,剧组1:1打造了四艘长达120米的“龙鲸号”潜艇,每艘造价高达8000万元。从指挥舱到生活区,从仪表盘到螺丝钉,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还原。导演林超贤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甚至在零下十度的环境中坚持水下拍摄长达二十天。

演员们的表现同样令人敬佩。黄轩、于适、张涵予、段奕宏等主演不仅接受了严格的潜水训练,还完成了大量高难度的水下动作戏。女演员蒋璐霞更是在生理期坚持拍摄,一度因憋气训练而昏迷。

02

排片率低,营销劣势明显

尽管制作精良,但《蛟龙行动》在排片上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据统计,该片的排片占比仅为6.7%,黄金场次更是低至4.2%。相比之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排片占比已超过30%。

分析人士指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影片的军事题材在宣传上受限,难以像其他娱乐性较强的影片那样进行大规模营销;二是片方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制作,导致宣发预算相对紧张。

03

口碑两极分化,剧情成最大短板

在豆瓣上,《蛟龙行动》的评分仅为6.6分,远低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8.6分。观众的评价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一方面,许多观众对影片的制作规模和演员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场面震撼”、“演员卖力”;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观众指出剧情存在“失衡”、“冗长”等问题。

04

能否复制《红海行动》的成功?

面对票房困境,于冬选择了坚持。他不仅公开表示《蛟龙行动》绝不撤档,还呼吁观众给予真实评价。这种态度让人不禁联想到2018年春节档的《红海行动》——同样是开局不利,最终却凭借口碑逆袭,斩获36.52亿元票房。

然而,与《红海行动》相比,《蛟龙行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仅为425.02亿元,同比下降22.6%,观众的观影热情明显下降。此外,今年春节档的竞争对手实力强劲,尤其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和《唐探1900》两部影片,几乎占据了整体市场的三分之二。

05

重工业电影的未来在哪里?

《蛟龙行动》的遭遇引发了业界对重工业电影发展的思考。有观点认为,只有重工业电影才能真正吸引观众重返影院,才能与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搞笑救不了中国电影,流量救不了中国电影,只有重工业电影,才能救中国电影。”

然而,重工业电影的制作和市场推广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如果《蛟龙行动》最终无法实现票房突破,可能会对未来的重工业电影投资产生负面影响。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担忧的:“如果这种反映海军的电影这样被埋没,以后谁还会再拍这种题材呢?”

06

结语

《蛟龙行动》的困境,折射出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深层次挑战。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如何平衡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为优质内容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电影从业者和观众深思。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蛟龙行动》都已经为中国电影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开创了中国潜艇电影的先河,更展现了中国电影人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份坚持和努力,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