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贾母对宝黛婚姻态度大反转!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贾母对宝黛婚姻态度大反转!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RCGPOO0552LY4P.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BRFRLD60552LY4P.html
3.
https://www.sohu.com/a/849426440_121141910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5231N1305568GV5.html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582604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A%A2%E6%A5%BC%E6%A2%A6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1/22/54183418_1133759008.shtml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01/08/10736290_1115632732.s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0/07/82726509_1131811714.shtml

在《红楼梦》这部经典巨著中,贾母对宝黛婚姻态度的转变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情节之一。这种转变不仅影响了故事的发展,也引发了读者的广泛讨论。本文将从人物心理、家族利益、封建礼教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贾母态度转变的原因及其对整个故事的影响。

01

贾母态度转变的具体表现

在《红楼梦》前80回中,贾母对林黛玉百般疼爱,明确支持“宝黛恋”。例如,在第三回中,贾母将黛玉接到身边亲自抚养,这种安排本身就透露出她对黛玉的特殊感情。此外,第五十回中,贾母对薛宝琴的关心一度引发猜测,但这也侧面反映出她在为宝玉的婚事慎重考虑。

然而,在高鹗续写的后40回中,贾母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最明显的例子是在第九十七回中,贾母在宝玉的婚事上选择了薛宝钗而非林黛玉。这一决定不仅违背了她之前对黛玉的疼爱,也打破了读者对“木石前盟”的期待。

02

转变背后的原因

人物心理的变化

贾母对黛玉的感情变化是导致态度转变的重要原因。虽然贾母深爱黛玉,但黛玉的多病之躯和敏感多疑的性格让贾母感到担忧。在第八十回中,贾母曾对王熙凤说:“我最不放心的是他(黛玉)身子太弱,又没个亲兄弟、父亲。”这种担忧最终影响了她的决定。

家族利益的考量

贾府作为一个大家族,其婚姻往往需要服务于整体利益。王夫人更倾向于选择稳重的宝钗作为儿媳,以巩固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元春通过端午节赏赐暗示了对宝钗的支持,这背后可能反映了皇室或家族高层的政治考量。作为贾府的家长,贾母不得不考虑这些因素。

封建礼教的束缚

尽管贾母欣赏宝黛之间的真挚感情,但她也无法摆脱封建家长制的框架。在家族利益和个人幸福之间,她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选择宝钗而非黛玉,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封建礼教的妥协。

03

现代读者的不同解读

这种转变引发了现代读者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这是高鹗续写失败的表现,认为贾母的态度转变过于突兀,不符合人物性格。但也有人从人性角度理解贾母的复杂情感,认为这种转变恰恰体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故事的真实性。

04

写作手法的意义

无论读者如何评价,这种态度转变的写作手法无疑为《红楼梦》增添了更多解读空间。它不仅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个人命运被家族和社会环境深刻影响的现实。这种写作手法对现代读者的启示在于: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个人的选择往往充满了无奈和矛盾。

贾母对宝黛婚姻态度的大反转,不仅是《红楼梦》中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更是对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深刻反思。这种反转不仅体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下个人命运被家族和社会环境深刻影响的现实。这一情节的设置,无疑为这部经典之作增添了更多解读空间,也让读者对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