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点赞:广济桥的绝妙技艺
茅以升点赞:广济桥的绝妙技艺
“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遭。”在广东潮州,有一座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的千年古桥,它就是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的广济桥。这座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的古桥,以其独特的“十八梭船廿四洲”设计闻名于世,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赞为桥梁史上的特例。
“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设计
广济桥最引人注目的特色,莫过于其“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这种设计巧妙地将梁桥、浮桥和拱桥三种形式融为一体,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非凡智慧。
桥的两端是24个巨大的桥墩,每个桥墩都像一座小型岛屿,因此被称为“洲”。这些桥墩不仅稳固地支撑着桥面,还有效地分散了水流的冲击力。桥墩之上,建有12座楼阁和18座亭屋,每座楼阁的建筑风格和楹联匾额都不尽相同,形成了“廿四楼台廿四样”的独特景观。
而最令人称道的是中间的浮桥部分,由18只梭船用铁链连接而成。这种设计在当时堪称创举,它不仅解决了韩江水位变化大的难题,还实现了桥梁的启闭功能。每天早上,梭船闭合,形成完整的桥面,方便行人往来;傍晚时分,梭船解开,让出航道,便于船只通行和泄洪。这种可分可合的活动桥设计,在中国桥梁史上绝无仅有。
技术创新与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
广济桥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人对力学和水文的深刻理解。桥墩的布局经过精心计算,既保证了桥梁的稳固性,又不妨碍水流的自然流动。浮桥部分的启闭机制,更是展现了古代工匠对机械原理的巧妙运用。
这种设计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疑是超前的。它不仅解决了交通问题,还兼顾了航运和防洪的需要,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正如茅以升所言,广济桥是“我国桥梁史上的一个特例”,其设计思想对现代桥梁工程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历经沧桑,焕发新生
广济桥自建成以来,历经多次重建和修缮。2003年,潮州市政府启动了全面修复工程,按照明代风貌进行修复。修复后的广济桥保留了古桥墩和古桥面,同时加高加固了新桥面,并重现了“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经典格局。
如今的广济桥,不仅是潮州的文化地标,更是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馆。桥上设置了陶瓷、麦秆画、潮绣、木雕等非遗精品展区,常态化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技艺展演,让游客在欣赏古桥的同时,也能感受潮州的传统文化魅力。
广济桥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它不仅是潮州人民的精神象征,更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瑰宝。这座历经近千年沧桑的古桥,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匠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工程的辉煌成就,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