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互殴案件中伤情成因认定及行为定性分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互殴案件中伤情成因认定及行为定性分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gezhonglaw.com/NewsDetails.aspx?id=454

在伤情成因复杂的互殴案件中,如何准确判断伤情成因并定性案件性质?本文通过一起因停车费纠纷引发的互殴案件,详细分析了伤情成因认定及行为定性的关键要点。

基本案情

2021年4月2日,被害人龚某驾驶车辆停放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停车位内。停车场管理员章某上前登记车辆信息时,发现龚某有多次未缴费记录,要求其补缴停车费。龚某拒绝并欲离开,双方因此发生口角并引发肢体冲突。冲突中,章某将龚某压在身下,并用路边砖块多次敲击龚某后脑勺。经鉴定,龚某右手第5掌骨骨折构成轻伤二级,头部裂伤及面部挫伤构成轻微伤;章某头部挫伤构成轻微伤。

裁判结果

公诉机关指控章某构成故意伤害罪,但最终以证据发生变化为由撤回起诉。

案件评析

伤情成因认定

  1. 言词证据分析:双方供述均较为稳定,但章某的供述更符合事件发展逻辑,并与证人证言及伤情鉴定结论相互印证。龚某关于案件发展过程的描述无法解释章某的伤情成因。

  2. 伤情鉴定意见:经成伤机制鉴定,龚某掌骨骨折符合间接外力作用特征,即右手处于握拳状态时第5掌骨遭受轴向暴力作用。这与龚某主动拳击他人头部导致手部伤情的可能相吻合。

  3. 因果关系认定:不能仅凭行为人实施了殴打行为和被害人有轻伤以上伤情,就直接认定伤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伤情成因复杂的案件中,需要形成严密的证据链条。

行为定性分析

  1. 主观故意分析:案发前双方素不相识,不存在非法剥夺生命的动机。从击打的具体情形和实际伤情来看,被告人主观上具有故意伤害的犯意。

  2. 行为性质认定:本案系因停车费纠纷引发的互殴案件,被告人行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不构成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

  3. 最终结论:被告人虽具有故意伤害的犯罪故意,但因伤情结果仅为两处轻微伤,故不构成犯罪。

结语

本案的处理体现了在伤情成因复杂的互殴案件中,应避免“唯结果论”,全面审查案件事实、证据,准确认定事实,辨明是非曲直。同时,也强调了在证据审查中,要充分运用鉴定意见等客观证据,避免过度依赖言词证据。

本文原文来自福建格中律师事务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