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京观到“止戈为武”:古代战争中的残酷与反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京观到“止戈为武”:古代战争中的残酷与反思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m.sohu.com/a/812855087_121625332/?pvid=000115_3w_a
2.
https://m.sohu.com/a/818579809_121647730/?pvid=000115_3w_a
3.
https://m.sohu.com/a/818834854_121145196/?pvid=000115_3w_a
4.
http://m.3233.cn/n/7761-187121.html
5.
http://www.ctzrzz.org.cn/a/index/1002.html
6.
http://philosophy.cass.cn/kygz/xszm/xfzx/202404/t20240403_5744756.html
7.
https://m.sbkk8.com/gushihui/lishigushi/92904.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A5%9A%E5%9B%BD
9.
http://sscp.cssn.cn/xkpd/tbch/tebiecehuaneirong/202411/t20241129_5805860.html
10.
https://www.cssn.cn/dkzgxp/202410/t20241014_5790777.shtml

公元前597年,邲之战的战场上,晋楚两国军队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对决。战后,楚国大将潘党向楚庄王建议:“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然而,楚庄王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他拒绝了潘党的建议,认为真正的“武”应体现为禁暴、戢兵等德行,而非残暴炫耀。这一幕,不仅展现了楚庄王对战争的独特理解,也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代战争中一种特殊现象——“京观”。

01

什么是京观?

京观,又称“京丘”或“武军”,是古代战争胜利后,战胜方为了炫耀武功、震慑敌人而建造的一种特殊建筑。具体而言,京观是将战败一方的尸体堆积起来,筑成高高的土堆,再用土夯实,形成金字塔状的建筑物。这种建筑不仅是对战死者的处理方式,更是一种彰显军威、宣示胜利的手段。

02

京观的历史溯源

京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一些早期战争。据《左传》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筑京观的做法。从《史记》中的长平之战、项羽坑杀秦军战俘,到《汉书》中王莽坑杀反抗者,再到《三国志》、《晋书》、《宋史》、《明史》等史书,都有关于筑京观的记载。

03

京观的规模与影响

京观的规模视战斗死亡将士数量的多少可大可小。大者如皇甫嵩镇压黄巾起义于下曲阳“首获十余万人,筑京观于城南。”用十万颗人头筑成了京观塔!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京观塔!一般的规模在数万或者万余。刘曜攻破西晋首都洛阳时将三万人筑京观“曜于是害诸王公及百官已下三万余人,于洛水北,筑为京观。”夏主赫连勃勃攻破长安,”追奔八十余里,杀伤万计,斩其大将十余人,以为京观”。小者,也有数千人。司马懿攻破公孙渊于辽东,“既入城,立两标以别新旧焉。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晋书·宣帝纪》用了七千余颗人头筑京观。另有唐休璟于700年大破吐蕃“乃被甲先登,与贼六战六克,大破之,斩其副将二人,获首二千五百级,筑京观而还。”2500颗人头,这是史籍中记载规模最少的京观!

04

楚庄王的“止戈为武”理念

在春秋时期,楚庄王的“止戈为武”理念显得尤为珍贵。他认为,战争不是为了宣扬武功,而是为了禁止强暴,给百姓带来安定的生活。从文字组成上讲,这个“武”字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的,“止戈”才是“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武功应该具备七种德行:禁止强暴、消除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基业、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增加财富。这种“以德服人”、“止戈为武”的为国之道,以及贵和的军事战略思想,至今仍有借鉴和启示的意义。

05

从现代视角看京观

从现代视角来看,筑京观这种做法显然无法被接受。它不仅严重违背了现代国际法和战争法则中关于妥善处理死者遗体的规定,也与当代社会倡导的尊重生命、保护人权及促进和平的价值背道而驰。在当今世界,即使在战争状态下,国际人道法也明确规定必须尊重和保护战俘和平民,不得对其实施任何残忍或不人道的行为。

楚庄王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止戈为武”的理念,这在当时无疑是超前的。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胜利不在于炫耀武力,而在于以德服人,以和为贵。在当今这个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世界里,这一理念更显其深远意义。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尊重每一个生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