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深水岸线+广阔腹地”,启东吕四港高擎物流港与产业港两面大旗
依托“深水岸线+广阔腹地”,启东吕四港高擎物流港与产业港两面大旗
吕四港位于江苏南通启东市,拥有22公里深水岸线和广阔腹地,是江苏新出海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深水大港的建成和集疏运体系的完善,吕四港正从传统渔港蝶变为现代化物流港和产业港,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秋日的午后,启东吕四起步港区码头上一片繁忙景象。红色的港机正搬运各色集装箱,通道上车辆穿梭,堆场上货物满满。这座开港不久的深水大港,今年前十个月,就实现集装箱吞吐超过13.3万标箱,杂货吞吐超231万立方米。
据了解,已有2个10万吨级通用码头、2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的吕四港,又有3个10万吨级泊位的港口岸线获批,吕四港这个千年渔港,正蝶变为江苏新出海口的东方大港。
四十年奋进,深水大港梦圆
位于南通最东端的启东,是长江口北岸的13个沙洲因泓道封淤而联并成陆,海岸多为滩涂,长期“有海无港”。建设深水大港,是这里世代的梦想。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包括南通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吕四港随之成为江苏省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之一。1995年1月评审通过的《南通吕四港总体布局规划》,提出了挖入式港池方案和岸线利用规划。
滩涂偏软,必须吹沙围填来夯实地基。2003年,大唐电厂针对当地宽边滩情况,采用围垦加长栈桥模式建设煤运码头,围海造地5605亩,实现了南通地区海港码头零的突破。
2012年,吕四港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环抱式港池,便是如今吕四深水港的前身。围填工程十分浩大,高峰时上百辆卡车两班倒运送土方,600多名施工人员通宵达旦轮班吹沙。历经6年,吕四环抱式港池项目完工。港池总体呈翼形布置,并设置了防沙堤,通过6公里支航道与规划10万吨级深水航道相连,共形成土地约2.7万亩,深水岸线22公里,可建5—10万吨等级的深水泊位60多个。
近年来,江苏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中,倾力打造通州湾新出海口。作为江苏新出海口的通州湾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两年后,港区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正式开港。
启东深水大港梦终成。
上天下海,集疏运体系已成
10月23日晚上10时08分,一列满载着50个集装箱、约1500吨石油焦的货物列车,从吕四港站缓缓驶出,发往云南曲靖珠江源站。这是南通沿海集团吕四港铁路物流基地打通至云南地区货运通道后,发出的首班列车,成为沿海地区企业连接西南内陆的新途径。
据介绍,列车上的石油焦是先通过海路、水路,从上海、浙江、福建等沿海区域集聚到吕四港,经过4个小时的装载后,再通过铁路发往云贵川及甘肃、新疆等地区。
启东拥有两条高速、两条铁路,吕四港外接小庙洪深水航道、内连通吕运河,形成“公铁水、江海河”的多式联运体系,这在国内不可多得。得益于此,吕四港打造了集疏运一体化公共物流服务平台和仓储物流集散中心。
依托集疏运体系,吕四起步港区“2+2”集装箱码头的运营公司——江苏沪通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借助上港集团资源优势与支线驳船公司建立深度合作,点对点开通吕四至洋山、吕四至外高桥“陆改水”业务航线,开启了吕四至上海集装箱班轮运营模式,利用水路运输价格优势,降低客户物流运输综合成本。
据了解,目前该航线已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每周可提供至少5班次服务,为企业集装箱上干线船和企业用箱需求提供保障的同时,也为吕四及苏中、苏北地区集装箱运输提供全新的物流运输路线选择,加快吕四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步伐,为区域经济发展融合筑建新通道。
协同发展,奏响产业之歌
10月11日,位于吕四港起步港区东港池的首个百亿级项目——卫华海洋重工全面投产,一个集港口机械、海工装备、储氢设备、自动化码头于一体的高端智能港口装备产业园落成运营。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超2000个。
从卫华海洋重工看出去,一处处在建的高耸建筑,是吕四港的另一个身份:产业港。作为产业港的东港区,布置了临港产业配套码头,形成“前港后厂”模式,卫华港机、海力风电、华兴重工、海龙风电等十亿、百亿级项目落户于此。
2021年,宇盛电气有限公司落户启东,进军海底电缆行业。一整根30公里的电缆重达数千吨,只能走水路运输,临近港口更加方便。距离公司不到10公里还有两家下游生产商,产业链协同也是企业落户重要原因。
伴随着重大项目加速落户,吕四港产业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力争‘百亿项目年年有,十亿元以上项目超10个’。”启东市委常委、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吕四港镇党委书记王裕兵说,园区将充分发挥“深水岸线+广阔腹地”优势,突出临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港口物流、新能源工具、海洋渔业“一主两新三特”产业定位,加快招引产业配套和关联带动效应强、集聚和引领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努力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基地,全力打造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和全国知名海洋先进制造业基地。
向海图强,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