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打造的江南长城,你去过吗?
戚继光打造的江南长城,你去过吗?
在明朝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寇横行,台州成为抗倭前线。时任台州知府的谭纶与抗倭名将戚继光共同镇守台州,他们对台州府城墙进行了全面加固改造,创造性地修筑了13座双层空心敌台,这一设计后来被应用于北方长城的修建,台州府城墙也因此被誉为北京明长城的前身和参考模板。
戚继光不仅是一位抗倭名将,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工程家。他创新性地发明了空心敌台等城防建筑体系,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位于浙江临海的江南长城。这座被誉为“江南八达岭”的古城墙,全长6000米,依山就势,气势恢宏。游客们在游览时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勤劳,还能感受到戚继光当年的雄才大略。无论是摄影爱好者还是历史文化迷,这里都是不可错过的好去处。
江南长城的历史与建筑特色
江南长城,又名台州府城墙,始建于东晋时期,经过多个朝代的修建与完善,形成了长达6000多米的防御体系。现今尚保存完好的城墙长达4700多米,依山傍水,蜿蜒曲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台州府城墙不仅具有军事防御的功能,还承担着防洪的重任,可谓一举两得。
台州府城墙的每一块青砖都镌刻着时代的印记,每一道裂痕都诉说着过往的沧桑。唐初,朝廷设台州,州治临海。城墙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扩建。相传,城墙修至“百步峻”时,屡筑不成,众人皆束手无策。时值寒冬,一日雪后,见一鹿立于山巅,顷刻间便沿山脊疾奔而去。众人沿着灵鹿足迹,遂找到了一条最佳修筑路线。临海又有鹿城之称,便由此来。
北宋时,为加强防洪功能,城墙在原有夯土墙的基础上外包青砖,临水面还用条石砌筑,大大提升了稳固性和刚度。元朝建立后,为统治需要,朝廷下令拆毁江南所有城墙。台州府城墙因其独特的防洪功能而幸存。
戚继光的创新与贡献
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台州成为抗倭前线。民族英雄戚继光会同知府谭纶,根据军事需要进一步改善了城墙的防御功能,并创造性地修筑了13座双层空心敌台。后来,戚继光转战北方,带去三千“江东子弟兵”,将临海筑城经验用于北方长城扩建。这也正是罗哲文先生赞誉台州府城墙的由来。
台州府城墙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独特的“马面”设计:城墙的六个“马面”中,有五个是半圆半方的造型,这种设计在国内尚属孤例。半圆弧形的设计有利于水流通畅,减少阻力保护城墙安全。
首创砖石包砌技术:整座城墙的两侧全部采用砖石包砌,这一做法在当时属于首创。砖石包砌不仅提升了城墙的坚固度,还增强了其防御性能。
双层空心敌台:戚继光修筑的13座双层空心敌台设计为跨越城墙内外两边,内部空间大,可常驻大量兵力,且能避雨御寒,非常便于瞭望、防守与传达信息。
游览攻略与实用建议
交通与门票
- 高铁:到达临海站后,可选择公交或打车前往古城。
- 公交:在临海客运中心乘209路直达江南长城;市区可乘坐游1专线或市内公交抵达;从高铁站出发,建议乘211路到东湖公园,游览后再登江南长城。
- 开放时间:6:00-17:00(具体以景区公告为准)。
- 门票价格:成人40元;学生、儿童及老人有优惠。
- 取票方式:凭预订短信和身份证在揽胜门售票处取票。
推荐游览路线
- 经典路线:兴善门—紫阳街—朝天门—望天台—白云楼—揽胜门—东湖。全程约6公里,需时约3.5小时。
- 精华路线:兴善门—紫阳街—朝天门—平海楼—镇宁门—兴善门。适合时间有限的游客,全长约3公里,需时约1.5小时。
美食与住宿
- 美食推荐:蛋清羊尾(豆沙馅外裹鸡蛋清,炸至金黄,撒白糖粉,口感油而不腻);大石锤面(手工制作,细如发丝,入口软滑);九九海苔饼(百年名店出品,皮酥馅多,咸甜适中);三鲜麦虾(用虾、蛤蜊、鸡蛋等煮成汤汁,加入面条,鲜美可口)。
- 住宿建议:可以选择靠近古城的酒店,方便游览,例如锦江之星或汉庭酒店。
文化意义与历史价值
台州府城墙不仅在军事上有着显著作用,更重要的是其防洪功能。由于地处灵江入海处,台州府城常受洪水威胁。历史上多次大水灾,如南宋和清代的洪灾,都对城市造成了严重破坏。城墙沿江段的朝天门和瓮城,尤其在台风和雨季期间,起到了关键的“防洪堤”作用。
2016年5月,在台州府城墙,镇宁门的瓮城部分发生了塌方,影响范围大约10米宽,五六米高。塌方后,城墙的砖石形成了斜坡,暴露了内部的夯土结构。城墙上的石匾仍保留“宁”字,而“镇”字已落地。塌方范围相对较小,预期修复工作能较好地恢复城墙的原始面貌。2019年8月10日凌晨,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浙江台州登陆,导致当地发生严重涝灾,台州府城墙墙根遭受淹没;因有城墙的保护,城内的建筑并未倒塌。
早在1990年,临海市政府已有提议将台州府城墙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并进行了初步研究。1994年,临海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1995年8月,临海市举办了一场旨在修复古城墙的动员大会,鼓励市民参与到“我为名城献一砖,万民修复古城墙”的活动中。1995年其,开始实行城墙的修缮,至2000年10月完成。
1997年8月29日,台州府城墙被指定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台州府城墙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为台州府城墙的保护成立了专门的保护与开发管理委员会。2006年,南京、西安等城市开始联合申报“中国明清城墙”为世界文化遗产。2009年8月,临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正式启动申遗程序,计划加入“中国明清城墙”组合,向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提交申报。
台州市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台州府城墙保护条例》,该条约成为台州市首次以立法形式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也是继两部其他条例后制定的第三部条例。该条例特别将每年的5月10日定为“台州府城墙保护日”,这一设定是为了纪念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4月27日(公历5月10日)戚家军在台州府城外花街之战中大败倭寇的历史事件,以此表彰戚家军在抗倭斗争中的英勇表现。
临海古城墙,这座见证了千年沧桑的防御工程,如今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吸引着四方游客。登上城墙,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勤劳。无论是摄影爱好者还是历史文化迷,这里都是不可错过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