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水库:生态保护新举措助力打造生态示范区
龙潭水库:生态保护新举措助力打造生态示范区
龙潭水库位于广东省陆丰市陂洋镇东部高山脚下,是一座集灌溉、防洪、发电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总库容达1.34亿立方米,控制集水面积156平方公里,不仅为周边地区提供重要水源,还是当地农业灌溉和电力供应的关键设施。
近年来,为保护这一重要水利资源,相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新举措,旨在将龙潭水库打造成高标准生态示范区。
生态保护措施
划定保护区:为确保饮用水安全,水库划定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其中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为取水口半径300米区域,二级保护区则覆盖一级保护区外的水域范围。
污染源治理:针对历史遗留的污染问题,当地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依法关闭并拆除了一级保护区内的养猪场等污染源,从源头上减少水质污染。
物理隔离工程:为防止人畜活动对水质的影响,在保护区边界设立了8块界标,在交通干道旁设置6块交通警示牌,并安装了1500米的陆地浸塑电焊隔离网,有效隔离潜在污染源。
日常监管强化:加大水库巡查力度,定期检查大坝、溢洪道等设施运行状况,密切关注水情雨情变化,确保防汛蓄水“两手抓、两不误”。
生态保护成效
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水质改善:通过污染源治理和物理隔离,水库水质得到有效保障,达到饮用水源地标准,确保了周边乡镇群众的饮水安全。
生态修复:随着污染源的清除和日常监管的加强,水库周边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社会经济效益:良好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不仅保障了居民生活用水安全,还为当地农业灌溉和电力供应提供了可靠保障,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展望
龙潭水库的生态保护工作将继续深化,未来将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
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水库塘坝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水网贯通,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提升监管效能:加大日常巡查和监管力度,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监测效率,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环境问题。
促进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探索生态旅游等绿色发展模式,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通过持续的生态保护努力,龙潭水库必将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生态保障。